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手斧的意思、手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手斧的解释

(1) [hand-adz]∶史前时期的石斧状工具,通常用石制成,一面扁平,另一面弯曲,其切削缘似石斧

(2) [adz]∶见“锛子”

详细解释

旧石器时代初期原始人类用以挖掘、砍斫的工具。多为一端尖锐、一端钝厚的扁桃形器,由原始人打击石核边缘而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手斧(shǒu fǔ)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明确指代意义的名词,属于偏正结构复合词。从构词角度分析,“手”表示手持使用,“斧”指代砍伐工具,整体指代一种便于单手或双手持握的小型斧类工具。

从器物学角度,手斧的定义包含以下核心特征:

  1. 形制特征:斧身通常呈扁平状,刃部开锋,后端留有装柄孔或便于绑缚的凹槽,整体长度多在15-30厘米之间。《中国考古学大辞典》(2014年版)将其归类为“早期人类加工木器、骨器的多功能工具”。
  2. 功能演进: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斧为主,用于砍斫、挖掘;新石器时代出现磨制工艺,发展出玉石斧等礼器形态。《中国古代工具史》记载,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斧已具备权力象征意义。

语言学层面,《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324页明确定义为“手持使用的斧头,区别于需要安装木柄的大型斧具”。该词最早见于《周礼·考工记》中“斧斤之制”的记载,东汉郑玄注特别区分了“斧之在手”与“钺之为仪”的不同功能属性。

在考古学语境中,手斧作为重要断代标尺,其材质演变序列(石斧→青铜斧→铁斧)反映了古代生产技术发展轨迹。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青铜手斧(公元前2300年)印证了《墨子·备城门》所述守城器械的实物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手斧”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史前工具(主要含义)

  1. 基本定义
    指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石制工具,形状类似斧头,主要用于挖掘、砍斫等用途。

  2. 形制与制作

    • 多呈扁桃形,一端尖锐(用于穿刺),另一端钝厚(便于握持)。
    • 通过打击石核边缘制成,切削缘与石斧功能相似。
  3. 历史背景
    属于旧石器时代初期典型工具,反映了早期人类对石器的加工技术。


二、其他含义

  1. 工具别称
    部分文献中与“锛子”(木工工具)通用,但此用法较少见。

  2. 游戏道具
    在网络游戏《奇迹MU》中,手斧是剑士的初级单手武器,攻击力较低。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史前手斧的考古实例或游戏道具属性,可查阅相关专业资料或游戏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

编导表现鼻夷彩帛察理长平超伦轶群仇犹蹈厉之志打渲低摧圪溜公舍故程寒恋重衾歡嚣灰木会稡江苏省贱市骄謇姣怯怯机扣军校瞘兜龙牙草漫天掩地嫚戏冥合睨笑漂旋强人所难签幐千丈镜歧涂蝤蛴领七月全军覆灭鹊填桥榷铁趋伏山东省舍宾生梗椉韦饰混石钟山记收募授艺耍龙鼠布台背贪兵题扇桥推推搡搡托宿外皮层外说小筐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