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ontana's markings
abundant; great; plentiful
pagoda; tower
【化】 column
【医】 tower
accept; admit; receive
【计】 nano
family name; surname
list; streak; stria; stripe
【医】 fringe; stripe
丰塔纳氏条纹(Fontana's Striae)
丰塔纳氏条纹(Fontana's striae)是组织学与解剖学中的专业术语,特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神经纤维(尤其是有髓神经纤维)表面呈现的螺旋状或波浪形沟槽结构。这一现象由意大利解剖学家费利斯·丰塔纳(Felice Fontana)于18世纪首次描述,故以其姓氏命名。
在银染法处理的神经标本中,丰塔纳氏条纹表现为神经轴突表面规则的凹陷条纹,形似细沟。其成因与神经纤维的髓鞘结构密切相关:
费利斯·丰塔纳(1730–1805)在1779年通过改进显微镜技术,首次系统描述了周围神经纤维的细微结构。他在著作《Treatise on the Venom of the Viper》中提及神经表面的沟槽状特征,后被称为“Fontana's striae” 。这一发现为后续神经髓鞘研究奠定了基础。
丰塔纳氏条纹的观察对神经病理诊断具有辅助价值:
参考文献来源
丰塔纳氏条纹(拼音:fēng tǎ nà shì tiáo wén)是解剖学中的专业术语,英文为Fontana's markings。该术语主要用于描述人体某些神经结构的特殊条纹状外观。
定义与发现
由意大利解剖学家Felice Fontana(1730-1805)首次发现并命名,常见于周围神经纤维(如坐骨神经)的显微镜观察中,表现为神经表面纵向排列的波浪状条纹。
结构与成因
条纹的形成与神经纤维束内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的排列方式及神经轴突的螺旋结构有关,是神经组织在光镜下的典型特征之一。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组织学和解剖学研究,帮助区分神经纤维与其他组织,尤其在神经损伤修复或病理分析中具有参考意义。
建议进一步查阅《格氏解剖学》或组织学权威教材以获取更详尽的显微结构图解。
柏木烯醇暴发性霍乱闭合电流单方法律行为敌草克多样化投资发疹热缝摺分配杆光化力测定器国际争端哈密顿函数假虎刺甙坚位置结平帐户激流的金属化碳丝灯粒细胞系毁灭龙腾虎跃内乱内皮下组织桥固位体髂外丛燃烧法审判地法释放报警双吗啉胺顺序抽样提塞留斯氏电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