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妨害大众的事物英文解释翻译、妨害大众的事物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public nuisance

分词翻译:

妨害的英语翻译:

be harmful to; cumber; encumber; foul; impair; jeopardize; sabotage
【法】 violate

大众的英语翻译:

commonage; commonalty; demos; plebeian; populace; the masses; the people
the public
【电】 population

事物的英语翻译:

object; thing
【法】 res

专业解析

"妨害大众的事物"是一个法律和公共管理领域的术语,其核心含义是指危害公共安全、秩序或利益的行为或物品。从汉英词典角度分析,其对应英文翻译为"things that endanger public security" 或"public nuisance"。

一、核心释义

  1. 汉语语义

    "妨害"指阻碍、损害;"大众"指社会公众;"事物"涵盖行为、物品或状态。整体指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或社会秩序造成现实威胁或实际损害的对象。

    法律场景示例

    • 在公共场所放置爆炸物(危害公共安全)
    • 散布虚假恐怖信息引发社会恐慌(扰乱公共秩序)
    •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侵害公众健康)
  2. 英文对应概念

    英文常用"public nuisance"(英美法术语)或"endangering public security"(中国法律英译)。

    • Public nuisance:指干扰公众共同权利的行为(如阻塞道路、制造危险环境)。
    • Endangering public security:强调对公共安全的直接威胁(如纵火、破坏交通设施)。

二、法律依据与权威解释

该概念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界定主要依据以下条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139条):明确将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定义为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参见全国人大官网 刑法分则)。
    • 第293条"寻衅滋事罪":对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定罪(最高人民法院释义 指导案例第185号)。
  2. 《治安管理处罚法》

    • 第23-29条: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散布谣言、非法携带危险物品)设定行政处罚标准(公安部解读 治安管理规范)。

三、典型场景与判例

  1. 危害公共安全类

    • 案例:醉酒驾车连续冲撞行人(孙伟铭案,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指导案例)。
    • 定性:行为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安全,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 扰乱公共秩序类

    • 案例:编造"商场炸弹威胁"信息引发公众恐慌(2021年北京某案)。
    • 定性:散布虚假恐怖信息,触犯《刑法》第291条。
  3. 侵害公众健康类

    • 案例:生产销售含禁用添加剂的食品("毒奶粉"事件)。
    • 定性:符合《刑法》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四、学术定义参考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英语术语双解词典》将"妨害大众的事物"译为:

"Objects or acts that jeopardize the public interest, safety, or social stability, often subject to criminal penalties or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危害公共利益、安全或社会稳定的物品或行为,通常需承担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


权威来源索引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库
  3. 公安部《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指引
  4.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法律英语术语双解词典》(2019版)

网络扩展解释

“妨害大众的事物”指对公众利益、社会秩序或群体健康等造成阻碍或损害的行为、现象或物品。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含义

  1. 基本概念
    “妨害”指有害于、阻碍或干扰。结合“大众”,即指对广泛人群产生负面影响的事物,如危害公共安全、干扰社会秩序等。

  2. 法律与社会属性
    在法律层面,妨害行为可能涉及侵害他人权利(如物权)或违反公共管理法规(如妨碍交通、选举)。

二、具体表现与例子

  1. 典型类型

    • 环境危害:如工厂违规排放污染空气或水源,损害居民健康。
    • 公共安全威胁:如交通堵塞、危险品违规存放等。
    • 社会秩序干扰:包括网络谣言传播、非法集会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2. 文化与社会影响
    部分行为可能间接妨害大众,例如封建迷信活动(如提到的“妨害父母”禁忌)导致社会观念扭曲。

三、应对与规范

  1. 法律措施
    通过立法明确责任,如《物权法》中“排除妨害请求权”保护权益,或刑法对妨害公务罪的界定。

  2. 社会管理
    加强公共宣传与监管,例如禁烟政策减少“吸烟妨害健康”问题。


如需更全面的法律案例或具体场景分析,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古籍引用(如《荀子》)或现代法规解释。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导体电化学保险股利并联旋风分离器布尔惹氏试验稻糠电流性眩晕电渗骶关节嵴分段码刚强地高速存取时间合成塔磺基环化橡胶检查结果技术支持方法巨头鲸考里腊氏线喹诺醛类型强制连接棒硫代硫酸镁粒子数分数前台系统热运动石蚕甙熟化配方数字子程序库特留份脱乙酰壳多糖伪汇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