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靛青(diàn qīng)是一种介于蓝色与紫色之间的深色染料及色彩名称,在汉英词典中对应英文"indigo"。以下从词义、来源及应用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指深蓝色,源自植物提取的天然染料,也泛指接近蓝紫色的颜色。
Indigo:A natural dye with a deep blue color, historically extracted from plants of the genus Indigofera(豆科植物)。
靛青染料的主要成分为靛蓝素(Indigotin),化学式为 $mathrm{C{16}H{10}N_2O_2}$。需经发酵还原为可溶性隐色体(leucoindigo)才能染色,氧化后重现蓝色。
中国自周代起使用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制靛,明清时期福建、贵州等地为靛青生产中心,称"蓝靛"(《天工开物·彰施》)。
印度通过贸易将靛青(梵语 nīla)传入欧洲,"indigo"一词即源于希腊语 indikon(意为"印度来的染料")。
天然靛青仍用于手工染布(如牛仔布、扎染),合成靛蓝(1883年由拜耳公司发明)主导工业化生产。
在潘通(Pantone)色卡中,靛青对应#4B0082 色号,属于光谱中的短波长端(约420-450nm)。
以上内容综合语言学、化学史及传统工艺研究,符合(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标准。
靛青是一种传统染料及颜色名称,其含义和特点可综合如下:
基本定义
靛青指从蓝草(如蓼蓝、菘蓝等)中提取的深蓝色液体或颜料,属于天然有机染料。在不同语境中,它既指染料本身,也形容类似深海的颜色。
颜色属性
靛青为深蓝色,介于蓝色与紫色之间,色度约70度的蓝色。需注意它与绿色的区别,特别强调“靛青绝不是绿色”。
制作方法
传统工艺通过浸泡、发酵蓝草叶获取液体,再经石灰沉淀制成染料(称为“蓝靛”或“靛蓝”)。古籍《天工开物》记载“凡蓝五种,皆可为靛”。
用途与文化
主要用于染布,特点是色泽持久。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如《老残游记》描述千佛山“青的靛青”。方言中,“靛青”也直接代指靛蓝染料。
其他别称
在不同地区或文献中,靛青也被称为“花青”“蓝靛”,法语中对应“indigo”。
如需更完整的释义或历史演变细节,可参考汉典及传统染料研究文献。
苯并异┭唑甲醛材料分类帐参股原油尘嚣大脑外侧谷倒提壶属植物电传终端装置多波的非习惯犯非营利簿记分期偿还公司债腹吸盘的教酒菌素胶住载荷节流阀板济默曼氏弓抗白蛋白腊布托氏试验绿黄隆盲肠下垂明示和解氰亚铂酸钙热虹吸再沸器任意损害融节绦虫三角脉冲电码调变十九烷二甲酸酸式磷酸乙基汞桶衬头狭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