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范式英文解释翻译、第二范式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second normal form; second-normal form
分词翻译:
第二的英语翻译:
second; secondly
【化】 secondary
【医】 deutero-; deuto-
范式的英语翻译:
【计】 normal form
专业解析
在数据库设计领域,第二范式(Second Normal Form, 2NF) 是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核心目标是减少数据冗余和避免更新异常,确保数据结构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1.核心定义与要求
- 中文释义: 第二范式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属性(字段)都必须完全函数依赖于整个候选键(Candidate Key),而不能仅依赖于候选键的一部分(部分依赖)。
- 英文释义: Second Normal Form requires that everynon-prime attribute in a table must befully functionally dependent on theentire candidate key, not on any proper subset of it (no partial dependency).
2.关键概念解析
- 函数依赖(Functional Dependency): 指在一个关系中,一个属性或属性集的值可以唯一确定另一个属性或属性集的值。如果知道 X 的值,就能唯一确定 Y 的值,则称 Y 函数依赖于 X,记作 X → Y。
- 完全函数依赖(Full Functional Dependency): 指属性 Y 函数依赖于属性集 X,且 Y 不函数依赖于 X 的任何真子集。也就是说,X 的所有属性共同作用才能唯一确定 Y,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确定 Y。
- 部分函数依赖(Partial Functional Dependency): 指属性 Y 函数依赖于属性集 X,但 Y 也函数依赖于 X 的某个真子集。这意味着 X 中的部分属性就能确定 Y,不需要整个 X。
- 候选键(Candidate Key): 能够唯一标识关系中元组(行)的最小属性集合。一个表可能有多个候选键,通常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主键(Primary Key)。
- 非主键属性(Non-prime Attribute): 不属于任何候选键的属性。
3.满足第二范式的条件
一个关系模式 R 满足第一范式(1NF)是前提。在此基础上,R 满足 2NF 当且仅当:
- R 中的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 R 的每一个候选键。
- 更简洁地说:R 中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键的部分函数依赖。
4.如何达到第二范式
如果一个表存在部分依赖(即不满足 2NF),需要通过模式分解来解决:
- 将原表拆分成多个新表。
- 将部分依赖的属性(即依赖于候选键真子集的非主属性)分离出来,与它们所依赖的那部分候选键(真子集)组成新的表。
- 保留原表或创建新表来包含完全依赖于整个候选键的属性。
- 确保分解后的表都满足 2NF(且通常也满足 1NF)。
5.示例说明
考虑一个存储订单信息的表 订单明细(订单ID, 产品ID, 产品名称, 单价, 数量)
:
- 候选键:
(订单ID, 产品ID)
(假设一个订单可以包含多个产品,一个产品可以出现在多个订单)。
- 非主属性:
产品名称
, 单价
, 数量
。
- 分析:
数量
完全依赖于整个候选键 (订单ID, 产品ID)
。一个订单里某个产品的数量由订单和产品共同决定。
产品名称
和 单价
仅依赖于 产品ID
(候选键的一部分)。只要知道 产品ID
,就能确定其名称和单价,与哪个订单无关。
- 问题: 存在部分依赖(
产品ID
→ 产品名称
, 产品ID
→ 单价
)。这会导致数据冗余(同一产品在不同订单中重复存储名称和单价)和更新异常(修改某产品的单价需要更新所有包含该产品的记录)。
- 解决方案(分解):
- 表1:订单项(订单ID, 产品ID, 数量) - 候选键
(订单ID, 产品ID)
,非主属性 数量
完全依赖于整个候选键。
- 表2:产品(产品ID, 产品名称, 单价) - 候选键
产品ID
,非主属性 产品名称
, 单价
完全依赖于候选键 产品ID
。
- 分解后,两个表都满足 2NF。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ISO/IEC 9075 标准系列(SQL 标准)虽然不直接定义范式理论,但关系模型和规范化原则是其基础。该标准由 ISO/IEC JTC 1/SC 32 负责维护。访问 ISO 或 IEC 官网可查询标准信息。
- 经典数据库教材:
- Elmasri, R., & Navathe, S. B. (2017). 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Systems (7th ed.). Pearson. (埃德加·科德关系模型理论的详细阐述及规范化章节)
- Date, C. J.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 (8th ed.). Addison Wesley. (克里斯托弗·戴特对关系理论和范式有深入讲解)
- 知名大学数据库课程讲义: 例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等顶尖计算机科学系发布的公开数据库课程材料通常会包含对第二范式的权威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
第二范式(2NF)是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用于消除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其定义和实现条件如下:
-
基础定义
第二范式要求关系模式满足两个条件:
- 已满足第一范式(1NF),即所有属性都是原子值且无重复组;
- 所有非主属性必须完全函数依赖于候选键,而非部分依赖。
-
关键概念解析
- 完全依赖:非主属性不能仅依赖候选键的某一部分。例如,若候选键是复合键(A,B),属性C若仅依赖于A或B中的一个,则属于部分依赖,违反2NF。
- 候选键: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集合,可能包含多个属性(复合主键)。
-
示例说明
假设有一个订单表,主键为(订单号,产品ID),非主属性包括产品名称、单价、数量、客户ID、客户名称。此时:
- 产品名称和单价仅依赖产品ID(主键的一部分),属于部分依赖;
- 客户名称仅依赖客户ID(非主键属性),属于传递依赖(违反3NF)。
改进方法是将表拆分为:订单表(订单号,客户ID,日期)、订单详情表(订单号,产品ID,数量)、产品表(产品ID,名称,单价)。
-
与1NF的区别
第一范式仅解决数据原子性问题,而第二范式进一步消除因复合主键引起的冗余。例如,在1NF合规的表中,若多个记录因主键部分重复导致数据冗余(如重复存储同一产品的名称),仍需通过2NF拆分解决。
-
实际意义
符合2NF的设计能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更新异常(如修改某产品名称时需更新多条记录)。但需注意,2NF并不能消除传递依赖,需通过第三范式(3NF)进一步优化。
若需深入学习,可参考《数据库系统概念》或在线课程中关于关系模型的章节,结合具体案例理解范式间的递进关系。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帕林那利司泉水玻沃醛合成法称职的充碳酸气汁除积垢剂处理机可访问寄存器低标号水泥多项式曲线狗吠声琥珀酸杜克西拉明加倍监督员角膜上皮擦伤夹条计时图菌落形成恋爱六氨合高钴盐拟定预算配价键偏转灵敏度生物遥测扫描器十七烷二酸嗉子体毛序脱机程序设计系统网硬蛋白M未分配额微机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