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锘(nuò)是汉语中一个专为化学元素创造的汉字,对应英文元素名Nobelium(符号No),属于人工合成的放射性超铀元素。其释义和背景如下:
读音与部首
造字背景
该字是20世纪新造的化学元素用字,遵循中国《化学命名原则》的形声规则,用于统一元素命名体系。据《化学命名原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7年修订版)规定,金属元素统一采用“钅”旁加声符的构字法。
Nobelium 的词源
英文名Nobelium 源自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 的姓氏,以纪念其创立诺贝尔奖及对科学的贡献。该元素于1957年由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
元素特性
词典与学术文献
标准化依据
中文命名遵循《化学命名原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确保学术术语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锘的命名体现了科学界对杰出科学家的纪念传统。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因发明炸药和设立诺贝尔奖闻名,元素名 Nobelium 延续了以科学家命名元素的惯例(如居里、爱因斯坦)。
“锘”是一个与化学元素相关的汉字,其含义和属性如下:
基本定义
锘(拼音:nu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化学符号为No,原子序数102,属于锕系元素。它最早于1944年通过用碳离子轰击锔(Curium)合成获得。
物理与化学特性
命名与汉字解析
应用与文化意义
由于锘的放射性及极短半衰期,目前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无实际工业或生活用途。在中文命名中,偶尔会用于人名,寓意“稀有、独特”。
总结来看,“锘”是一个专为化学元素创造的人造汉字,体现了科学命名与汉字文化的结合。
苯酰氨叉蛋白囊多酸式盐蜂房线圈分区的供应延迟时间含番红花的横焊位置幻触加拉西氏瞳孔现象集成光路可拉佐拉-特二氏体连接因素灵活的规则馏出仑哌隆模拟解耐人寻味喷丝头滤器前上标球菌全层皮移植片确定的权力砂心摇台事情双金属温度调节器缩写的签名投资分类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