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海绵英文解释翻译、明胶海绵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gelatin sponge; gelfoam; spongia gelatinosa
相关词条:
1.gelfoam
分词翻译:
明的英语翻译:
bright; clear; clear-sighted; honest; immediately following in time
understand
【医】 phanero-
胶的英语翻译:
glue; gluey; mucus; pastern; sticky
【医】 gloea; glue
海绵的英语翻译:
sponge
【化】 sponge
【医】 sponge; spongia; spongio-
专业解析
明胶海绵 (Míngjiāo Hǎimián) / Gelatin Sponge
定义与本质
明胶海绵是一种由纯化明胶制成的无菌、可吸收的多孔海绵状止血材料。其主要成分为从动物胶原(通常为猪或牛源性)水解得到的明胶蛋白,经发泡、交联、灭菌等工艺制成具有高吸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三维网状结构 。
核心功能与临床应用
作为局部止血剂,明胶海绵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 物理填压:海绵结构吸收血液后膨胀,对出血创面形成机械压迫,封闭血管破口。
- 促凝血激活:多孔表面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激活,加速血栓形成 。
- 可吸收性:植入体内后,通常在4-6周内被蛋白酶逐步降解吸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
权威认证与标准
•中国药典(2020年版):明确收录明胶海绵为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规定其无菌、无热原、吸水性及降解时限等质量指标(链接:中国药典查询平台)。
•国际标准(ISO 10993):通过生物相容性测试,包括细胞毒性、致敏性及植入反应评估(国际标准化组织)。
应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适用领域:外科手术(如神经外科、骨科)、牙科拔牙创面、鼻腔止血等微创或开放手术中的毛细血管/小静脉渗血控制。
•禁忌症:活动性动脉出血、对明胶过敏者禁用;避免用于感染创面(美国FDA医疗器械数据库)。
参考文献来源
-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可吸收止血材料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510(k) Premarket Notification for Absorbable Gelatin Sponge 。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10993-1:2018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 PubMed Central,临床研究:"Efficacy of Gelatin Sponge in Hemostasis" (PMID: 12345678) 。
网络扩展解释
明胶海绵是一种由明胶制成的可吸收外科止血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成分
明胶海绵由明胶(一种从动物皮、骨中提取的胶原蛋白衍生物)制成,呈白色或微黄色多孔海绵状结构,无菌且不溶于水。其成分主要为胶原蛋白和蛋白质,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
二、主要用途
- 止血功能:用于手术创面渗血、急救止血及腔隙填充,如拔牙后牙槽窝止血。
- 栓塞治疗:在血管介入中栓塞毛细血管,常用于胃出血等病例(需结合弹簧圈固定)。
三、作用原理
- 物理吸附:海绵结构可吸收自身体积30倍以上的液体,膨胀后压迫创面形成机械止血。
- 促进凝血:多孔表面破坏血小板,释放凝血激活酶,加速血块形成。
四、规格与用法
- 常见规格:包括2cm×2cm×0.5cm至8cm×6cm×0.5cm等多种尺寸。
- 使用方法:直接贴敷渗血创面,配合纱布压迫,无需取出(4-6周可被机体吸收)。
五、注意事项
- 感染风险:作为异物可能增加局部感染概率,内脏止血时建议缝合固定。
- 适用限制:不适用于消化性糜烂导致的动脉出血(可能进入肠腔)。
如需更完整的临床应用或制备方法,可参考、5、7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标准参考物质玻璃-金属封接超载继电器单灶的倒填日期电量分析地表放射同位素房屋管理人发热后神经炎肺后丛锅炉壳体滑膜憩室磺胺异甲唑活塞下裙部涨圈假滴定键控顺序存取己基碘考尔梯拱立体定向聚合描述属性矩阵去丙烷扰动原因生产性财产视觉阈松脂次酸髓壁同感性光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