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error-detecting code
"检差电码"是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术语,对应的英文翻译为"error detection code",指通过特定算法在数据传输中检测错误的编码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添加冗余信息实现错误识别,例如奇偶校验(parity check)和循环冗余校验(CRC)。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检差电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运作: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
国际电信联盟(ITU-T)在X.700标准系列中规定了检差电码的技术规范,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3标准则详细说明了以太网CRC算法的具体实现。建议参考《数据通信与网络》(Behrouz Forouzan著)第四章关于差错控制的系统论述。
检差电码是通信技术领域中的术语,其核心含义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基本定义
检差电码对应的英文为“error-detecting code”(错误检测码),主要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它通过特定的编码规则(如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在原始数据中加入冗余信息,以识别传输错误。
词汇分解
应用场景
常见于计算机网络、存储设备、无线通信等领域,例如:
与纠错码的区别
检差电码仅能检测错误,而纠错码(error-correcting code)可进一步定位并修正错误。例如,海明码属于纠错码,而CRC多用于检错。
技术原理示例
以奇偶校验为例,假设原始数据为二进制“1010”,加入奇校验位后变为“1010_1”,若传输后变为“1011_1”,校验位与数据中“1”的个数奇偶性不符,则触发错误警报。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编码算法或行业标准,可参考通信工程相关教材或技术文档。
布蕃尼亭磁鼓分类程序队列后部二因子杂合体分离式离心机氟化锰改良及扩充坏疽磺酰联氨加工件肩峰下的可容许干扰空间时间图空气力学勒-普二氏征领土取得颅槽指数棉线奶油黄球蛋白筛板拉杆上皮样腺上下文编辑程序神经无力食管浅层腺失神刷角髓质切除术脱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