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灯英文解释翻译、本生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Bunsen Burner
【化】 Bunsen burner
分词翻译:
本的英语翻译:
the root of a plant; this
【机】 aetioporphyrin
生的英语翻译:
accrue; crude; rawness; unripe; give birth to; grow; living; procreate
student
【医】 bio-
灯的英语翻译:
lamp; light
【化】 burner
【医】 burner; lamp
专业解析
本生灯(Bunsen Burner)的汉英词典释义与详解
一、基本定义与发明背景
本生灯(Bēnshēng Dēng),英文为Bunsen Burner,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燃气加热设备。其名称源于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Robert Wilhelm Bunsen) 于1855年与助手彼得·迪斯德加(Peter Desaga)合作发明。该设备通过调节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比例,产生高温、稳定且无色的火焰,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的加热、灼烧及焰色反应等操作。
二、核心结构与工作原理
- 结构组成:
- 底座(Base):支撑整体结构,内置燃气入口。
- 燃气调节阀(Gas Valve):控制燃气流量。
- 空气调节孔(Air Holes):通过旋转灯管调节进气量,实现火焰类型切换(还原焰/氧化焰)。
- 灯管(Barrel):燃气与空气混合燃烧的通道。
- 火焰类型:
- 黄色火焰(安全焰):空气孔关闭时,燃气不完全燃烧,温度较低(约300°C),可见度高,适用于安全演示。
- 蓝色火焰(高温焰):空气孔全开时,燃气充分燃烧,温度可达1500°C,分内焰(还原区)和外焰(氧化区),用于高温实验。
三、应用场景与科学意义
本生灯是化学实验室的基础加热工具,其设计优化了燃烧效率与安全性,推动了19世纪分析化学的发展。主要用途包括:
- 试管、烧杯的液体加热;
- 玻璃仪器的封口与弯曲;
- 焰色反应测试(如钠、钾等金属离子的鉴定);
- 无菌操作中的灼烧灭菌。
四、安全操作规范
使用本生灯需遵循严格安全准则:
- 点火前确保空气孔关闭,避免燃气积聚;
- 使用点火器引燃,远离易燃物;
- 调节火焰时避免烫伤,实验结束立即关闭燃气;
-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密封性,防止泄漏(参考《化学实验室安全标准》GB/T 27476)。
权威参考资料:
- 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本生灯"词条,定义与历史背景(链接)。
- 美国化学会(ACS):《化学实验室安全指南》,Bunsen Burner操作规范(链接)。
- 英国皇家化学会(RSC):Bunsen Burner: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链接)。
- 德国科学博物馆(Deutsches Museum):罗伯特·本生发明档案(链接)。
- 中国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GB/T 27476-2011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本生灯是一种以煤气或天然气为燃料的实验室加热装置,由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Robert Wilhelm Bunsen)及其助手于19世纪发明,主要用于化学实验中的高温加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结构与原理
本生灯由长管和套在外层的短管组成,短管侧壁有可调节的进气孔。通过旋转短管控制空气进入量,使煤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实现燃烧效率最大化。火焰大小和温度可通过调节燃气与空气比例精确控制。
2.火焰分层
火焰分为三层:
- 焰心(内层):未完全燃烧的混合气体,温度约300℃;
- 还原焰(中层):燃烧不完全的淡蓝色火焰,温度约500℃;
- 氧化焰(外层):完全燃烧的淡紫色火焰,温度可达800-900℃,实验加热通常利用此层。
3.应用场景
- 实验室加热:因燃烧效率高、污染小,广泛用于化学实验的样品加热、灭菌等。
- 工业防氧化:在轧机与复合炉间作为“长明火”,防止材料氧化(如金属复合工艺)。
4.发明背景
本生灯的前身煤气灯火焰明亮但温度低,本生通过改进燃气与空气预混技术,解决了燃烧不完全的问题,显著提升了火焰温度。
5.其他名称
因其燃料类型,本生灯也被称为煤气灯,英文名称为“Bunsen Burner”。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操作步骤或历史细节,可参考化学实验手册或权威百科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留关键字扁桃体炎带有限制性的胆管小肠吻合术电伸缩效应顶泌腺断续振铃二进制半加器反絮凝封建制度的感胶离子高频滴定法格蓬吡嗪光电定律过渡时期蓟腱下粘液囊结膜反射链路多路转接连续槽目录管理囊球菌属任务描述符双丁妥林舒巴硫腙搜索寄存器透支帐户突出的烛台图形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