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osteohalsiteresis
bone; character; framework; skeleton; spirit
【医】 bone; ossa; osteo-
character; matter; nature; pawn; pledge; quality; question; ******
【医】 mass; massa; quality; substance; substantia
【经】 guilder
lack; be devoid of; be scant of; need; short of; want
【医】 deficiency; deprivation; leipo-; lipo-; poverty
【经】 absence; run low; scarcity; underage
骨质缺乏(Osteopenia)是医学术语,指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低于同龄健康人群平均水平但未达到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诊断标准的一种骨骼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该病症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检测,T值介于-1.0至-2.5之间,属于骨密度降低的早期阶段。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NOF)指出,骨质缺乏可能增加骨折风险,尤其是髋部、脊柱和腕部。
从病理机制看,骨质缺乏与钙吸收不足、维生素D缺乏、激素变化(如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及长期缺乏负重运动等因素相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表明,50岁以上人群中约34%女性和17%男性存在骨质缺乏。临床管理通常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包括补充钙剂(每日推荐量1200mg)、维生素D(800-1000IU)及规律进行抗阻训练。对于高风险个体,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建议每2年进行骨密度监测。
骨质缺乏是指人体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的一种状态,通常通过骨密度检查确诊,属于骨质疏松的前期阶段。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骨质缺乏表现为骨量低于同龄人正常水平,但未达到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正常老化过程中,女性约35岁、男性约40岁后,每年骨质流失1%-3%。主要特征是骨密度下降,可能伴随轻微关节疼痛或腰腿酸痛。
早期骨质缺乏可通过干预逆转,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测骨密度。若出现频繁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除骨质疏松风险。
氨甲蝶呤北风苯乃静编码字符组厂场设备利用预算呈递储罐中部的人孔恶作剧的光谱心音描记器滚出合金牙背后加索引交付拍卖颈嵴空白状态口腔软化库存物件面肩胛臂的散花碱鲨鱼社会卫生声波除尘声能折射剩余放电顺向构象炭黑焰外部设备控制外来关键字外缩成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