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leucotomy; leukotomy
brain; encephalon; pericranium; cerebrum
【医】 brain; encephalo; encephalon
【医】 substantia alba; white matter; white substance
【医】 amputation; apocope
脑白质切断术(Prefrontal Lobotomy)的汉英词典释义
一、术语定义
脑白质切断术(英文:Prefrontal Lobotomy)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通过切断前额叶皮质与脑部其他区域的神经连接(主要为额叶与丘脑、边缘系统的白质纤维束),以治疗严重精神疾病。该手术由葡萄牙神经科医生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António Egas Moniz)于1935年首创,曾用于缓解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等难治性精神症状,但因伦理争议及不可逆副作用已被现代医学淘汰。
二、手术原理与操作
前额叶脑白质由大量神经纤维束组成,负责认知、情绪调节等功能。手术通过破坏这些纤维束,阻断异常神经信号传递,从而减轻精神症状。
三、历史应用与争议
早期报道称部分患者攻击性行为减少,但常伴随情感淡漠、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其疗效缺乏科学验证,且副作用不可逆。
因手术导致人格改变、自主能力丧失,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被抗精神病药物取代。1977年美国正式禁止该手术。
四、现代替代方案
当前精神疾病治疗以药物(如氯丙嗪)及微创神经调控技术(如深部脑刺激DBS)为主,强调靶向性与可逆性。
参考资料
https://thejns.org/view/journals/j-neurosurg/115/1/article-p1.xml
https://www.aan.com/policy-and-guidelines/historical-ban-lobotomy
脑白质切断术(又称额前叶切除术或脑叶切断术)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主要通过切断大脑前额叶与脑白质的连接束,以改变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以下是综合信息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原理
该手术通过切除或切断大脑前额叶与脑白质之间的神经连接束(如白质前连合),阻断情绪控制中枢与其他脑区的联系,使患者失去产生情绪的能力。前额叶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包括决策、性格和情绪调节。
历史应用
在20世纪30-50年代,该手术被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及有暴力倾向的患者。战争期间也用于缓解士兵的精神创伤。但约1/3患者术后无改善或恶化,且副作用严重。
副作用与争议
现状与评价
因伦理争议和不可逆的副作用,该手术在20世纪70年代后被医学界逐渐淘汰。现代神经外科仅改良用于极少数癫痫治疗,且需严格评估。
总结来看,脑白质切断术是精神医学史上具有争议性的治疗手段,因其破坏性后果被视为不人道,现已被更安全的药物和心理疗法取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