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lambert
bright; loud and clear
朗伯(Lambert)是光度学中用于表示面发光强度的旧制单位,主要用于描述光源表面或反射/透射表面的亮度。其核心概念如下:
面发光强度单位
朗伯定义为:1 平方厘米表面积上发出或反射1 流明(lm) 光通量的亮度。公式表达为:
$$ 1 text{朗伯} = frac{1 text{流明}}{text{平方厘米}}(text{lm/cm}) $$
来源:光度学基础标准(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
亮度量化指标
用于描述扩展光源(如显示屏、发光墙面)单位面积向特定方向辐射的光通量强度,区别于描述点光源的"坎德拉(cd)"。
来源: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术语库。
历史背景
朗伯以瑞士数学家约翰·海因里希·朗伯(Johann Heinrich Lambert)命名,他在1760年提出光度学的基本定律(朗伯余弦定律)。
来源: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Johann Heinrich Lambert" 条目。
国际单位制(SI)换算
朗伯属于非国际标准单位,与标准单位坎德拉每平方米(cd/m²) 的换算关系为:
$$ 1 text{朗伯} = 3183.1 text{cd/m} $$
来源: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光度测量指南》。
传统领域使用
曾广泛应用于北美地区的显示技术(如早期CRT显示器亮度标定)和照明工程。
来源:IEEE 期刊《显示技术史》(IEEE History Center)。
现代标准替代
国际标准已统一采用尼特(nit, 即 cd/m²) 作为亮度单位,朗伯在学术与工业领域逐渐被淘汰。
来源: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单位制手册》。
来源:郝允祥《光度学》教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关于“朗伯”的详细解释需要区分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一、中文语境中的「郎伯」 在古汉语中,“郎伯”是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谓,常见于诗词文献中:
二、科学领域的「朗伯」 可能指Johann Heinrich Lambert(1728-1777),瑞士裔德国科学家,主要贡献包括:
建议注意:
膀胱穿刺不合时宜的不愿大多角骨的单核素的元素二脒放大因数电路反胶凝萃取发泡细球菌膈神经压痛点黑铜矿宏应力汇流排扩充寄存器连续的立式蒸馏瓶辽阔的领导带泡沫橡胶偏微商平衡轴坡别臬克萃取器轻率不法行为全日营业人口政策少年管教所升麻醇同位素标记试剂同株外部延滞弯曲整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