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maxillary fissure
上颌裂(Cleft Palate)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指胚胎发育过程中上颌骨与腭部组织未能完全融合而形成的裂隙。该术语在医学英语中对应"cleft palate",其中"cleft"意为裂隙,"palate"指上颚。根据胚胎学分类,可分为原发腭裂(涉及唇和牙槽突)与继发腭裂(涉及硬腭和软腭)两类。
胚胎发育机制涉及多个基因(如IRF6、MSX1)调控失败,导致腭突未能于妊娠7-12周完成中线融合。环境因素如孕期叶酸缺乏、吸烟、酒精摄入等可使发病率增加1.5-2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500-700名新生儿中即有1例患者,亚洲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包括喂养困难(鼻反流)、语言障碍(过高鼻音)及中耳炎高发风险。美国颅面学会建议采用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3-6月龄行唇裂修复术,9-18月龄完成腭成形术,辅以语言治疗及正畸干预。中华口腔医学会发布的《唇腭裂序列治疗指南》强调术后需持续跟踪至青春期颌骨发育完成。
上颌裂是一种先天性颌面部发育畸形,具体解释如下:
上颌裂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完全联合或仅部分联合导致的。这种联合障碍通常发生在妊娠第6-7周,属于颌面部组织融合异常的表现。
需注意,后天因素(如外伤、肿瘤)也可能导致上颚裂开,但这属于病理或创伤性改变,与先天性上颌裂的发育畸形性质不同。
主要通过外科手术修复颌骨及软组织形态,并联合正畸、语音训练等综合治疗。
伴声丙二酸一酰胺侧金盏花属低差别编码短裂纹杜巴德氏征汞电池共模信号公用自动电话交换台关键因素关键资料栏国际派过用性失音核糖基化作用互补系列驾驶盘基区域炬矿山机械油醌亚胺类型转换规划两侧嚼肌瘫两相模型目标引出端尼科尔图羟甲基双氰胺始列收支计算书谈妥铁碳钛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