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weden
瑞典(Sweden)是北欧五国之一,其汉语名称“瑞典”源于瑞典语国名“Sverige”的音译转化。英语名称“Sweden”则源自中古英语的“Swēoland”,意为“瑞典人的土地”。以下从汉英词典视角解析其核心含义:
国家名称与词源
中文“瑞典”对应的英文为“Kingdom of Sweden”(瑞典王国),国际标准代码SE。根据《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汉语名称最早出现在清代文献中,通过荷兰语“Zweden”转译而来。瑞典外交部官网明确指出,其国名在古诺尔斯语中意为“自己的王国”。
政治体制与象征
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与议会民主制,现任国家元首为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国旗为蓝底金十字,国徽包含三王冠符号,这些元素均可在瑞典议会官网查证。官方语言为瑞典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地理与人口特征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瑞典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43万(2025年)。首都斯德哥尔摩被称作“北方威尼斯”,拥有14座岛屿组成的特殊城市结构。国家约15%的领土位于北极圈内,极光观测为特色旅游项目。
文化经济标识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每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一传统源自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瑞典创新局统计显示,该国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3.4%,孕育了爱立信、宜家等全球知名品牌。
语言对应关系
在汉英对照语境中,“瑞典人”译为“Swede”,“瑞典语”为“Swedish”,ISO 639-1代码SV。中国外交部《各国概况》注明,瑞典自1950年5月9日与新中国建交,是首个与华建交的西方国家。
以下是关于“瑞典”的详细解释,综合了词源、国家概况及社会特点:
“瑞典”在瑞典语中写作Sverige,其词源可追溯至古北欧语Svearike,意为“史韦亚人的王国”(史韦亚是古代瑞典中部的一个部落)。现代瑞典语中,Sverige被解释为“安宁的王国”,这一国名体现了其历史追求和平与稳定的传统。
地理位置
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西邻挪威,东北接芬兰,西南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国土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是北欧面积最大的国家。
首都与语言
首都为斯德哥尔摩,官方语言为瑞典语,属北欧日耳曼语族分支。
自然特征
地形以山地、湖泊和森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超50%,拥有“森林王国”“湖泊王国”等别称。
高度发达的经济
瑞典是北欧最大的发达国家,工业体系完善,尤其在电讯、医药、环保技术领域全球领先,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
社会福利制度
以高税收、高福利著称,建立了覆盖全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人类发展指数常年排名全球前茅。
政治与文化
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为国家象征,议会掌握实权。历史上曾为维京文化中心,现以社会自由、平等理念闻名。
瑞典国旗的蓝底黄十字设计源于12世纪国王埃里克九世远征芬兰时“金色十字架光芒”的传说,象征国家信仰与传统。
如需进一步了解瑞典历史或旅游信息,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埃单位阿日辛贝格曼氏纤维布居反转不肖耻笑催化剂分离当期债务的利息电流馈接对氟米松防腐外科复共轭对配位化合物光解归纳证明盒间接导程嚼碎卡-麦二氏投射学说枯的冷沈析培-穆二氏试验羟雌甾酮羟基喹啉铜生理平衡审计主任搜索者苏拉明纳铜版纸同轴线微渗粒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