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unrecognizable character
在汉英词典中,"不可识别字符"对应的英文术语为"unrecognized character"或"undecodable character",指计算机系统中无法被当前编码标准解析的符号序列。根据国际Unicode标准第15.3章定义,这类字符通常表现为乱码方块、问号或十六进制替代符号,常见于以下三种技术场景:
编码不匹配:当文本文件的字符编码(如GB2312)与系统解码器设置(如UTF-8)不一致时,会产生解码错误。这种现象在跨语言文档传输中尤为常见,ISO/IEC 10646标准将其归类为"编码映射失效"状态。
字体缺失:据Microsoft开发者文档MS-TN2015记载,特定Unicode区块(如CJK扩展B区汉字)若未安装对应字体包,系统将触发"字形缺失保护机制",以�符号替代原字符。
数据损坏: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 SP 800-88文件指出,存储介质物理损伤或网络传输丢包可能导致字符二进制流断裂,形成不可逆的解析错误。
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GB18030-2022强制标准要求兼容字符集必须包含至少82,403个汉字编码,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约0.7%的生僻字无法被通用系统识别。此类字符建议通过Unicode码位查询工具进行转写,或采用ISO/IEC 15445规定的替代表示法。
“不可识别字符”指系统、软件或程序无法正确解析或显示的字符,通常由编码、格式或环境限制导致。以下是详细解释和常见原因:
不可识别字符是计算机处理过程中因编码不匹配、字符集缺失或特殊符号超出支持范围等原因,无法被正确读取或显示的字符。例如:文档中显示为乱码的符号,或编程中因编码错误导致的报错()。
[#]
标记无法识别的字()。:
)也会触发“无效名称”错误()。如需进一步排查,可参考编程手册或系统日志中的具体报错信息。
白垩版部分程序说明差别利益法则产品证明书当前值控制表单偶氮染剂合同工资烘模机酵母促生物原饥饿收缩金尼氏定律康塔尼氏疗法恪守傀儡头现象肋间臂神经麦基氏线模式驱动子程序目中无人凝聚体轻的惩罚热管理惹利诺氏综合征人机相容人造雨扫描密度视查实际偿还能力数据系列格式锁骨压碎术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