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计] 扩充的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交换码(Extended Binary Coded Decimal Interchange Code)
Character conversion key concepts — The EBCDIC encoding scheme.
字符转换的关键概念——EBCDIC编码模式。
This local codepage would typically be one of the EBCDIC codepages.
此本地代码页通常是一个 EBCDIC 代码页。
This value means that the data retrieved will be converted to EBCDIC format.
这个值意味着我们接收的数据将被转换成 EBCDIC 格式。
By default USS files store information in EBCDIC (so no ASCII; EBCDIC translation is needed).
在默认情况下,USS文件以ebcdic格式存储信息(所以不是ASCII;需要EBCDIC转换)。
The WSBind file will be created with a file extension of wsbind, which is in binary EBCDIC format.
将创建一个文件扩展名为 wsbind 的 WSBind 文件,它为二进制 EBCDIC 格式。
EBCDIC(Extended Binary Coded Decimal Interchange Code,扩展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交换码)是一种由IBM公司于1963年开发的字符编码系统,主要用于大型计算机和商业数据处理场景。其设计基于早期的二进制编码方案BCD(Binary-Coded Decimal),并扩展为8位编码结构,可表示256种不同字符,包括数字、字母、标点符号及控制字符。
EBCDIC诞生于IBM System/360大型机时代,旨在满足企业级数据处理需求。相较于同时期的ASCII编码,EBCDIC更注重与穿孔卡片设备的兼容性,例如将数字字符的高四位固定为“1111”,以匹配卡片列号编码规则。这一特性使其在银行交易、保险业务等需要高精度十进制计算的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来源:IBM《System/360技术参考手册》)。
EBCDIC采用8位编码,分为高四位“区域位”和低四位“数值位”。例如,字母“A”的编码为“11000001”。其字符集包含多语言支持版本(如EBCDIC 037用于英语,EBCDIC 500用于西欧语言),并预留控制字符用于电传打印设备通信(来源:《计算机编码标准发展史》,美国计算机协会)。
尽管现代系统普遍采用ASCII或Unicode编码,EBCDIC仍在金融、航空等行业的遗留系统中使用。例如,日本银行协会2023年报告指出,部分核心银行系统因兼容性要求仍依赖EBCDIC格式交易数据(来源:日本银行协会技术白皮书)。IBM z系列大型机至今提供EBCDIC与Unicode的实时转换接口,以支持跨平台数据交换(来源:IBM z/OS官方文档)。
EBCDIC与ASCII的主要差异体现在编码逻辑和字符排序上。例如,EBCDIC中字母“I”(编码C9)和“J”(编码D1)不连续,而ASCII中二者编码连续(49和4A)。这种设计源于早期设备物理布局的适配需求(来源:《编码系统比较研究》,IEEE计算机期刊)。
EBCDIC(Extended Binary Coded Decimal Interchange Code,扩展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交换码)是一种8位字符编码系统,主要用于IBM大型机和相关操作系统(如z/OS、IBM i)。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EBCDIC使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字符,最多支持256种字符,涵盖字母、数字及特殊符号。其设计初衷是为IBM大型机系统提供高效的数据交换编码。
主要特点
应用场景
目前仍广泛应用于金融、航空等领域依赖IBM大型机的场景,用于处理高吞吐量事务。
与ASCII的对比
局限性
其非连续性设计增加了编程复杂度,例如需额外处理字符顺序问题。
总结来看,EBCDIC是特定历史和技术背景下诞生的编码系统,虽逐渐被更通用的标准替代,但在部分传统领域仍不可或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