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Hume是什么意思,David Hum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大卫·休谟(苏格兰哲学家)
例句
In a 1757 essay, the philosopher David Hume argued that becaus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aste are uniform in human nature, the value of some works of art might be essentially permanent.
哲学家大卫·休谟在1757年的一篇文章中谈到,因为人类的审美具有共同性,所以一些艺术作品的价值可能是永恒的。
David Hume: Out of custom and habit.
大卫·休谟:超越风俗与习惯。
A principle Hume is most famous for. David Hume.
休谟的原则是最著名的,大卫,休谟。
Avarice, the spur of industry — David Hume, Scotish philosopher.
贪婪是工业的马刺- - -戴维·休谟,苏格兰哲学家。
Even David Hume, a famous Scottish empiricist, paid the occasional visit.
甚至著名的苏格兰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也偶尔来此做客。
专业解析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5月7日-1776年8月25日)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散文家之一,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验主义者及怀疑论者。他的思想深刻地质疑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宗教信念和理性主义认识论,并对后世哲学(尤其是康德、逻辑实证主义)及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其核心思想与贡献的详细解释:
1. 经验主义认识论与观念理论
休谟坚持一切人类知识都源于经验(Experience)。他将心灵的内容分为两类:
- 印象(Impressions):指直接、生动、强烈的感官或情感体验(如看到的颜色、感觉到的冷热、体验到的愤怒)。
- 观念(Ideas):是印象在思维中的微弱摹本或再现,是思考、记忆或想象的对象。
休谟提出了著名的“观念关系”分类:
- 观念的关系(Relations of Ideas):涉及数学和逻辑真理(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仅凭概念分析即可确定,必然为真,但仅关乎概念本身,不涉及世界事实。
- 实际的事情(Matters of Fact):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陈述(如“太阳明天会升起”)。这类知识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而因果关系本身并非理性可证明,而是基于经验观察和习惯性联想(Custom or Habit)。我们观察到事件A总是伴随事件B发生,便在心理上形成习惯,预期A出现后B也会出现。但休谟指出,我们无法从逻辑上证明“未来必然符合过去”,即所谓的“归纳问题”(Problem of Induction),这动摇了科学知识确定性的基础。
2. 对因果关系的批判
休谟对传统因果概念的批判是其哲学的核心贡献。他认为:
- 我们从未直接感知到两个事件之间必然的“因果联系”(Necessary Connection),只能观察到事件的恒常联结(Constant Conjunction)和时间上的先后顺序(Priority in Time)。
- 所谓的因果必然性,不过是心灵在重复经验后产生的习惯性期待(Customary Expectation)。当我们说A导致B时,实际意思是:在过去的经验中,A类事件总是被B类事件跟随,因此我们期待并相信未来也会如此。
- 这一批判揭示了人类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依赖于无法被理性最终辩护的信念,体现了深刻的怀疑论立场。
3. 情感伦理学(道德情感论)
在伦理学上,休谟反对理性主义伦理学(如认为道德真理可通过理性发现)。他主张:
- 道德区分源于情感而非理性:“理性是且只应是激情的奴隶”(Reason is, and ought only to be the slave of the passions)。道德判断(如善恶、对错)并非基于对客观事实的理性认知,而是源于我们观察行为或品格时产生的特定情感反应(Sentiments),主要是赞许或谴责的情感。
- 同情(Sympathy)是道德情感的基础:我们能够通过想象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快乐或痛苦,这种共鸣能力(同情)是道德判断和社会合作的基础。
- 道德的核心是促进效用(Utility)或社会福祉:那些能带来快乐、幸福或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和品格(如仁爱、正义)会得到我们的道德赞许。
4. 宗教怀疑论
休谟对宗教持强烈的怀疑态度:
- 他批判了关于上帝存在的传统论证(如设计论、因果论),认为它们超出了人类经验的范围,缺乏坚实的经验基础。
- 他对神迹(Miracles)的批判尤为著名:他论证道,神迹的证言永远无法可靠地成立,因为人类证言的可靠性总是低于自然规律恒常性的证据。一个神迹要可信,其证言的虚假必须比自然规律被打破更不可思议——而这几乎不可能。
5. 历史与政治思想
作为历史学家(著有六卷本《英格兰史》),休谟强调历史研究应基于证据和批判精神,避免党派偏见。在政治哲学上,他主张政府起源于人类建立秩序和保障财产权的实际需要(功利基础),而非神圣权利或社会契约(他对此持怀疑态度)。他支持法治、温政治权威和适度的商业社会。
大卫·休谟是一位彻底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其思想以对人类认知能力局限性的深刻洞察为核心。他揭示了因果关系、归纳推理、自我同一性、道德判断乃至宗教信仰背后的心理习惯和情感基础,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宗教教条进行了颠覆性批判。尽管其怀疑论挑战了知识的确定性,但他也强调了基于经验和同情的社会生活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他的思想是现代哲学认识论、伦理学、科学哲学以及宗教批判不可或缺的起点。
参考资料:
- Hume, David.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1739–1740). Edited by David Fate Norton and Mary J. Nor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核心哲学著作,包含认识论、情感论、道德论)
- Hume, David.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748). Edited by Tom L. Beaucham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对《人性论》认识论部分的改写与精炼)
- Hume, David.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1751). Edited by Tom L. Beauchamp.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对《人性论》伦理学部分的改写与精炼)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David Hume"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hume/) (权威的学术性概述)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David Hume" (https://iep.utm.edu/hume/) (详尽的条目介绍其生平与思想)
- Hume, David. The History of England (1754–1762). (重要历史著作,反映其政治社会思想)
网络扩展资料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身份与贡献:
1.生平与背景
- 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贵族家庭,11岁进入爱丁堡大学,但未完成学业。
- 曾学习法律并短暂经商,后赴法国专攻哲学,完成代表作《人性论》。
- 职业生涯多元,曾任英国驻法使馆秘书、副国务大臣,并参与编撰《英国史》,成为当时权威历史著作。
2.哲学思想
- 经验主义与怀疑论:主张知识源于感官“印象”而非理性,认为人类无法确知实体存在,提出“不可知论”。
- 因果论革新:否定传统因果必然性,提出“习惯性联想”理论,认为因果关系是心理习惯的产物。
- 伦理学与宗教观:强调道德情感源于人性而非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主张自然主义宗教观。
3.主要著作
- 《人性论》(1739-1740):试图建立以心理学为基础的道德哲学体系,但因反响平淡后改写为《人类理解研究》。
- 《人类理解研究》(1748)、《道德原则研究》(1751):系统阐述其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
- 《英国史》(1754-1762):以历史学家身份成名,该书长期被视为英格兰历史学经典。
4.影响与遗产
- 启发卢梭、康德等哲学家,康德称其理论促使自己从“独断论迷梦”中觉醒。
- 作为英国经验主义三大代表之一(另两位为洛克、贝克莱),其思想成为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的重要源头。
总结来看,大卫·休谟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将哲学、历史与人性研究结合,其怀疑论和经验主义方法论深刻重塑了近代哲学的发展路径。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sit downgrinregardlesscurvebalkydisparateincisiveaddaxgrimedgunninglospoornessstertorunhealthiestaccording to statisticsannoyed withChristina Aguilerafor oneheat treatedlast updatelife assuranceoxidative stresswet processAmericanizebindlestiffesculenthydroextractionlymphangiotomynonmetalvolumetric s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