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ter trade是什么意思,barter trade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易货贸易,[贸易] 实物交易
例句
Can we do a barter trade?
咱们能不能做一笔易货贸易呢?
Could you accept barter trade?
你们可否接受易货贸易呢?
Will we be able to conduct a barter trade?
咱们能不能搞一笔以货易货的贸易呢?
After a long discussion we've come to an agreement on barter trade.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我们已在易货贸易方面达成了协议。
As we are short of foreign exchange, we'd like to do barter trade with you.
因为我们外汇短缺,所以我们想和你方进行易货贸易。
专业解析
Barter Trade(易货贸易)的详细解释
Barter Trade,中文通常译为“易货贸易”或“实物交易”,是一种最古老、最基础的贸易形式。其核心特征在于不使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是直接进行商品或服务之间的交换。交易双方基于各自的需求,协商确定交换物品或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比例(即交换比率),达成一致后完成交易。
核心特征与运作方式:
- 无货币媒介: 这是易货贸易最根本的特点。交易不涉及现金、电子货币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定货币支付。价值直接通过交换的物品或服务来体现。
- 双向价值认定: 交易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都认为对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对自己具有价值,并且双方对交换物品的价值评估达成共识(即交换比率公平)。
- 直接交换: 交易通常直接在两个参与方之间进行,一方用A物品换取另一方的B物品。虽然也存在三方或多方的复杂易货安排,但核心仍是物物直接交换。
- 交换比率: 双方需要协商确定不同商品或服务之间的相对价值。例如,1头牛可能换5只羊,或者1小时的木工服务换1篮水果。这个比率是谈判的核心。
- 需求双重巧合: 这是易货贸易最大的局限性。交易要发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甲方拥有乙方想要的物品,并且乙方也拥有甲方想要的物品。这种“需求的双重巧合”在复杂经济中很难实现。
历史背景与现代应用:
- 起源: 易货贸易是人类社会最早的贸易形式,远在货币发明之前就已存在。原始部落之间、早期文明之间都广泛依赖物物交换来获取自己无法生产的生活必需品。
- 现代场景: 尽管货币经济高度发达,易货贸易并未完全消失,仍在特定情境下发挥作用:
- 国际易货: 有时用于外汇短缺国家之间的贸易,或规避国际制裁、外汇管制等。例如,A国用石油换取B国的机械设备。
- 企业间交易 (B2B Barter): 公司之间可能用闲置库存、剩余产能或服务相互交换,以节省现金支出、盘活资产或开拓市场。有专门的易货交易平台和公司服务于此类需求。
- 个人层面: 个人之间交换技能(如家教换修车)、物品(如旧书换旧衣服)或服务(如帮忙搬家换做饭)。
- 网络社区: 在线平台和本地社区有时会组织易物活动或建立交换群组。
- 经济危机时期: 在恶性通货膨胀或货币体系崩溃时,易货贸易可能重新成为重要的生存手段。
与货币贸易的区别:
特征 |
Barter Trade (易货贸易) |
Monetary Trade (货币贸易) |
交换媒介 |
无货币,直接商品/服务交换 |
使用货币(现金、电子支付等) |
价值衡量 |
相对价值(交换比率) |
绝对价值(货币价格) |
交易效率 |
较低(需需求双重巧合) |
较高(货币是普遍接受的价值尺度) |
交易复杂性 |
较简单(双边)或复杂(多边易货) |
较简单(标准化) |
价值储存 |
困难(商品可能贬值、损耗) |
相对容易(货币本身是价值储存手段) |
Barter Trade 是一种绕过货币体系、直接以商品或服务进行价值交换的经济活动。它根植于人类经济史的源头,其核心在于交易双方对交换物品价值的相互认可和需求的匹配(双重巧合)。尽管在现代货币经济中不再是主流,但在特定国际环境、企业间资产管理、个人资源优化以及极端经济情况下,它仍然是一种有实际意义的补充性贸易方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不依赖现金,最大的劣势在于匹配交易需求的困难和效率较低。
权威参考来源: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 该手册是宏观经济统计的国际标准,其中对交易形式(包括易货)有基础性定义和分类。虽然手册本身篇幅巨大,但其核心概念被广泛引用。 (概念性基础)
- 世界贸易组织 (WTO) 相关文件与培训材料: WTO 在处理国际贸易规则时,会涉及各种贸易形式,包括易货贸易(尤其在讨论非关税措施、特殊贸易安排时)。其官方网站的术语库和培训材料会提供相关解释。 (国际贸易视角)
- 经济学权威教材: 如曼昆 (N. Gregory Mankiw) 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 或萨缪尔森 (Paul Samuelson) 的《经济学》(Economics)。这些经典教材在讲述货币起源、交易成本、贸易基础等内容时,都会详细阐述易货贸易的概念、优缺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经济学理论基础)
网络扩展资料
barter trade(易货贸易)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Barter trade 指不通过货币媒介,直接以货物或服务进行交换的贸易形式。其核心是“以货换货”,双方需达成等值交换协议,例如用农产品换取工业品。
2. 主要特点
- 无货币参与:交易双方仅通过实物或服务完成交换。
- 双向性:通常要求进出口同时进行,合同直接绑定双方货物。
- 灵活性:适用于货币短缺或汇率波动较大的场景,如国际贸易中的双边协定。
3. 常见形式
- 直接易货:单一合同内明确交换的货物,如用石油换取机械设备。
- 综合易货:多用于国家间协定,通过记账方式平衡贸易差额(如年度清算)。
4. 应用场景
- 历史场景:古代贸易中常见,如用粮食交换工具。
- 现代案例:企业间剩余物资互换,或国家间资源互补(如中国-东盟协议中的部分条款)。
- 民间场景:个人或社区以物易物,如用蔬菜换取日用品。
5. 相关术语
- 同义词:物物交换(barter)、实物交易(goods exchange)。
- 动词形式:barter(过去式 bartered,现在分词 bartering)。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国际贸易中的具体协定或案例,可参考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porkwinterchaptersarcasticbaseballscoerfellnessgyroidalmisbehavingneedledsermonizingteeteredmixing proportionmoderate temperaturepedestrian flowPressed for timeresist printingabarticularblepharocleisisbongoCreedalesmandisincorporateflabbinessflufenisalgeanticlinegemmiparousisthmospasmbiosurfactantvolumetric s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