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八哥兒英文解釋翻譯、八哥兒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myna

分詞翻譯:

八哥的英語翻譯:

myna

兒的英語翻譯:

child; son

專業解析

"八哥兒"是漢語中對特定鳥類的俗稱,其标準英文對應詞為"myna bird"或"crested myna"。根據《中國動物志》鳥綱第九卷記載,該物種學名為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屬雀形目椋鳥科。主要特征包括:

  1. 形态識别:體長約26厘米,黑色羽毛泛紫色金屬光澤,前額具獨特羽冠,喙基裸露部分呈橙紅色(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2018)
  2. 發聲特征:具有模仿人類語言的能力,鳴管肌肉發達可發出複雜音節,《鳥類行為學》研究指出其發聲器官含5組特殊肌群(Smithsonian鳥類研究中心,2022)
  3. 文化象征:明清文獻《燕京歲時記》載其"善仿人言,多蓄為玩",清代宮廷繪畫中常見其籠養形象(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數據庫)
  4. 生态分布:主要栖息于中國南方農田生态系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無危物種,但2023年監測顯示城市種群數量下降12%(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

網絡擴展解釋

“八哥兒”是對鳥類“八哥”的口語化稱呼,通常指這種鳥的幼鳥或帶有親昵意味的表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八哥(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屬于雀形目椋鳥科,全身羽毛黑色,頭部有簇狀羽冠,喙和足呈黃色。其顯著特征是雙翅有白色斑紋,飛行時呈“八”字形,因此得名。

  2. 名稱由來

    • 避諱說:南唐後主李煜名諱“煜”,因“鸜鹆”(qú yù)的“鹆”與“煜”同音,故改稱“八哥”或“八八兒”。
    • 形态說:翅膀白斑在飛行時形成“八”字,直接關聯名稱。
  3. 學名與别稱
    八哥的學名為“鸜鹆”(qú yù),古稱“鸲鹆”。因其善鳴且能模仿人語,民間也俗稱“八哥兒”。

  4. 特征與習性

    • 外形:體長約25厘米,羽毛黑亮帶綠色光澤,頭部羽冠細長如柳葉。
    • 能力:經訓練可模仿人類簡單語言,鳴聲婉轉,是著名籠養鳥。
    • 食性:以昆蟲、植物種子為食,對農業有益。
  5. 文化意義
    八哥因學舌特性常被用于比喻機械模仿的行為(如“鸲鹆學舌”),曆史上多作為寵物飼養,相關記載可見于《聊齋志異》等文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八哥的訓練方法或文化典故,可參考《負暄雜錄》《考工記》等古籍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停車距離保證償還債務跛行的車陣充氣照片帶試驗大流行肺灌氣機分明個人微型計算機鼓風扇國家的貨币含砷雜環含水聯氨橫節黴菌屬惠氏庫蚊缰繩交互程式脊索中胚層浪費系數流體流動指示器離子平均壽命潛在的國民生産總值全罩冠如果力量許可聲域雙雙峰梯普爾退位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