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perɪdʒiː/ 美:/'ˈperɪdʒiː/
n. 近地點
If this is an ellipse around the Earth, this would be perigee and this would be apogee.
如果這是一個圍繞地球的橢圓形,那麼這是近地點,這是遠地點。
The Moon reaches its absolute perigee once a year.
月球每年有一次達到它的絕對近地點。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lunar perigee, or SuperMoon.
這一現象被稱為”月球近地點”或”超級月亮”。
The time between two passages at the perigee (of the Moon).
月球連續兩次經過近地點所需的時間。
The time between two passages at the perigee ( of the Moon ).
月球連續兩次經過近地點所需的時間。
"Perigee"是天文學和航天學中的專業術語,指地球衛星(如月球或人造衛星)在繞地球運行軌道上距離地球最近的點。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在17世紀通過橢圓軌道理論提出,其反義詞為遠地點(apogee)。
根據NASA的月球軌道數據,月球近地點的平均距離約為363,300公裡,該距離會因月球軌道攝動産生約±5,600公裡的周期性波動。這種距離變化會影響潮汐強度,當近地點與滿月重合時會産生"超級月亮"現象,此時月球視直徑增大14%,亮度提升30%。
軌道力學中的近地點計算公式為: $$ r_{perigee} = a(1-e) $$ 其中$a$是軌道半長軸,$e$為軌道偏心率。根據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天文學教材,近地點時的軌道速度達到最大值,遵循開普勒第二定律。
在航天工程領域,近地點的精确計算對衛星通信和深空探測至關重要。歐洲空間局的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利用近地點進行軌道維持,确保定位精度誤差小于1米。國際空間站每90分鐘經過一次近地點,此時艙外溫度會驟升至120℃。
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曾利用近地點進行地月轉移軌道修正,通過霍曼轉移軌道理論将燃料消耗降低了15%。這種軌道機動技術已成為現代航天器标準操作流程。
"Perigee" 是一個天文學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天體(如月球或人造衛星)繞地球運行的橢圓軌道上距離地球最近的點。與之相對的是“遠地點”(apogee),即軌道上離地球最遠的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擴展應用或公式計算,可參考天文學教材或專業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