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ridae是什麼意思,Isurida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魚] 鲭鲨科
專業解析
Isuridae 是一個生物分類學上的術語,指代鼠鲨科,屬于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下的鼠鲨目 (Lamniformes)。
-
分類地位與名稱:
- 中文名: 鼠鲨科(标準中文名,依據《中國動物志》等權威文獻)。
- 拉丁學名: Isuridae(有時也被視為 Lamnidae 的同物異名,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中,Isuridae 被廣泛接受為一個獨立的科)。
- 所屬目: 鼠鲨目 (Lamniformes)。該目包含一些大型、活躍的掠食性鲨魚。
-
主要特征:
- 體型與習性: 鼠鲨科的成員通常是大型、流線型、高度活躍的遠洋鲨魚。它們是頂級捕食者,在海洋生态系統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 形态特征:
- 尾鳍: 具有強大的、近似新月形的尾鳍(尾柄通常有側突),這是它們高速遊泳的適應特征。
- 牙齒: 擁有大而尖銳的錐形牙齒,邊緣光滑或帶有細鋸齒,非常適應于捕捉和撕咬大型獵物(如魚類、其他鲨魚、海洋哺乳動物)。側齒通常呈鈎狀,這是該科的一個鑒别特征。
- 鰓裂: 具有5對鰓裂。
- 其他: 兩個背鳍,無臀鳍(或臀鳍極小),第一背鳍通常較大且位于身體中部或更靠前的位置。具有瞬膜(保護眼睛的結構)。
-
分布與生态:
- 鼠鲨科的鲨魚廣泛分布于全球溫帶和熱帶海洋中,從近岸到遠洋都有它們的蹤迹。
- 它們是肉食性的,食物範圍廣泛,包括各種魚類(如金槍魚、鲭魚、其他鲨魚)、頭足類(鱿魚、章魚)甚至海洋哺乳動物(海豹、海獅、鲸類屍體)。
- 許多種類具有區域性的體溫調節能力(部分恒溫),使它們能在較冷的水域中保持較高的活動水平和代謝率,從而更有效地捕獵。
-
代表性物種:
- 鼠鲨科包含一些世界上最著名、體型最大的掠食性鲨魚,例如:
- 大白鲨 (Carcharodon carcharias): 可能是最著名的鼠鲨科成員,也是現存最大的掠食性魚類之一。
- 灰鲭鲨 (Isurus oxyrinchus): 以其驚人的速度(被認為是遊泳最快的鲨魚之一)和流線型身體著稱。
- 長臂灰鲭鲨 (Isurus paucus): 與灰鲭鲨相似,但胸鳍更長。
- 鼠鲨 (Lamna nasus): 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南大洋的冷水域。
- 太平洋鼠鲨 (Lamna ditropis): 分布于北太平洋。
-
保護現狀:
- 由于過度捕撈(商業漁業、兼捕、目标捕撈獲取魚鳍和魚肉)、生長緩慢、性成熟晚、繁殖率低等因素,鼠鲨科的許多物種面臨着嚴重的生存威脅。
- 大白鲨、灰鲭鲨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為易危 (Vulnerable, VU) 或瀕危 (Endangered, EN) 等級。它們也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附錄 II 的保護,對其國際貿易進行嚴格管制。
權威來源參考:
- 《中國動物志》: 這是中國最權威的動物分類學巨著,其軟骨魚綱分卷詳細記載了中國海域及相關的鲨魚分類,包括鼠鲨科的特征描述和物種記錄。
- 世界魚類數據庫 (FishBase): 一個全球性的線上魚類數據庫,提供詳細的物種信息,包括分類、分布、生物學、生态學等。例如,大白鲨 (Carcharodon carcharias) 的頁面提供了其分類地位(屬于鼠鲨科 Isuridae)和詳細信息。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紅色名錄: 提供物種的全球瀕危狀況評估。例如,大白鲨被評估為“易危”(VU)。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物種目錄: 例如,FAO 的《世界海洋魚類目錄》提供了鲨魚物種的權威分類信息和分布。
網絡擴展資料
單詞Isuridae 是生物學分類中的一個科名,具體解釋如下:
-
分類學定義
Isuridae(鲭鲨科)是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鼠鲨目(Lamniformes)下的一個科。該科包含一些大型、活躍的掠食性鲨魚,例如大白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分類系統會将這一科合并到Lamnidae(鼠鲨科)中,因此兩者常被視為同義詞。
-
典型物種與特征
Isuridae 的成員通常體型龐大、遊速快,具有流線型身體和鋒利的鋸齒狀牙齒。它們以高度攻擊性聞名,栖息于熱帶至溫帶開闊海域,偶爾進入近岸區域。食性廣泛,包括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如海豹)、海鳥等。
-
詞源與學術背景
“Isuridae”源于希臘語 isourós(意為“強壯的尾巴”),指該類鲨魚尾部強大的推進能力。現代分類學中,其命名和歸屬可能因研究進展而調整,建議結合最新文獻确認具體分類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