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selədɒn/ 美:/'ˈseləˌdɑːn/
n. 青瓷;灰綠色
n. (Celadon)人名;(意)切拉東
Kathy: I love celadon pieces.
卡西:我喜歡青瓷器。
First let us consider celadon.
首先看青瓷器。
Others admired jade-green celadon bowls.
有些人則喜歡青瓷碗。
Celadon is the earliest porcelain in the world.
青瓷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瓷器。
Celado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history of porcelain.
青瓷在我國陶瓷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n.|sage green/mignonette;[陶瓷]青瓷;灰綠色
celadon(青瓷)是源自中國的一種高溫燒制的陶瓷類型,以其獨特的青綠色釉面聞名于世。以下是詳細解釋:
“Celadon”一詞源于法語“céladon”,最初指17世紀歐洲小說中身着青綠色服飾的牧羊人角色。後因中國青瓷釉色與之相似,被西方用來指代這類瓷器。青瓷工藝始于中國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鼎盛于宋代(960-1279年),尤以龍泉窯、汝窯、官窯為代表。其技術通過貿易傳入朝鮮、日本及東南亞,高麗青瓷(Goryeo celadon)和日本“飛青瓷”均為重要分支。
釉色形成:青瓷釉色源于釉料中含有的氧化鐵(Fe₂O₃),在還原焰中高溫燒制(通常1280℃±20℃)時,鐵元素被還原為亞鐵(FeO),形成從灰綠到藍綠的色調。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 ce{ Fe2O3 + CO ->[高溫] 2FeO + CO2 } $$
釉層厚度、燒成曲線及窯内氣氛微量變化均會影響最終呈色,故有“千窯一寶”之說。
開片與質感:部分青瓷釉面會自然形成細密冰裂紋(開片),這是由于胎釉膨脹系數差異導緻的釉面開裂現象,後被賦予“金絲鐵線”的審美意象。釉質通常呈乳濁狀,溫潤如玉,符合中國傳統“尚玉”審美。
青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代表東方陶瓷藝術的巅峰。宋代汝窯天青釉瓷因其稀少性(現存不足百件)與美學價值,屢次創下拍賣紀錄,如2017年蘇富比拍賣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億港元成交。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高麗青瓷雲鶴紋梅瓶、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龍泉窯鳳耳瓶均為國寶級文物,印證了青瓷在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地位。
權威參考資料:
Celadon 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英語單詞,其核心釋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dissectionputativeunspottedassurancesattractantcrusadersgreenismmaterialistnotingpitchesseaflowerelectric stoveexecute planspectator sportunloading devicebrachydomecanaledcentellacircumcentredeplorablyduripanesterifyeucerinkilopascalMarxianmesogastriummesoniumsulfonationammonium persulfate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