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airbag是什麼意思,airbag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airbag英标

英:/'ˈeəbæɡ/ 美:/'ˈerbæɡ/

詞性

複數:airbags

常用詞典

  • n. 安全氣囊

  • 例句

  • The concept of airbag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Hetrick in August 1953.

    安全氣囊的概念最早是由赫特裡克于1953年8月提出。

  • Airbags and seat belts are car protection devices.

    安全氣囊和安全帶都是汽車保護人體的裝置。

  • Airbags can greatly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injury.

    安全氣囊可大大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 The car comes equipped with a driver's airbag.

    這輛汽車裝有駕駛員安全氣囊。

  • The inner envelope filled with helium in the head section of the blimp and the third built-in airbag at the tail is filled with ethane combustible gas.

    飛船頭部的内置氣囊中充滿了氦氣,而置于尾部的第三節内置氣囊則充滿了乙烷可燃氣體。

  • Auto airbag is one of the key auto parts.

    汽車安全氣囊是汽車關鍵零部件之一。

  • He just tipped the wall and the airbag was released.

    他隻是略微碰到牆而已,安全氣囊就釋放了。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algorithm for airbag actuation.

    本文提出了一種安全氣囊點火控制算法。

  • 專業解析

    安全氣囊(Airbag) 是一種被動的車輛安全約束系統,旨在在發生中度至重度碰撞時,快速充氣膨脹,為車内乘員(特别是駕駛員和前座乘客)提供緩沖保護,減少其與車内堅硬結構(如方向盤、儀表闆、擋風玻璃)直接撞擊造成的嚴重傷害風險。其核心功能是作為安全帶系統的補充,共同降低碰撞中的傷亡概率。

    詳細解釋:

    1. 工作原理與觸發機制:

      • 安全氣囊系統依賴于精密的傳感器網絡(通常包括加速度傳感器和碰撞傳感器)。當車輛發生碰撞且達到預設的沖擊阈值(通常相當于以約 16-24 公裡/小時的速度撞到固定障礙物)時,傳感器會瞬間檢測到劇烈的減速。
      • 傳感器信號被發送至安全氣囊控制單元(ACU)。ACU 是系統的“大腦”,它根據傳感器數據在幾毫秒内判斷碰撞的嚴重程度和類型,并決定是否需要展開氣囊以及展開哪些氣囊。
      • 一旦 ACU 發出點火指令,氣囊模塊内的固體化學推進劑(通常是疊氮化鈉 NaN₃ 或更現代的替代物)會被點燃,發生快速化學反應(分解),産生大量無害的氮氣(N₂)。
      • 産生的氮氣在極短時間内(約 20-50 毫秒)充滿氣囊織物袋,使其從隱藏位置(如方向盤中央、儀表闆内、座椅側方等)迅速膨脹彈出。
      • 氣囊在充氣膨脹後立即開始通過織物上的微小孔隙放氣,以緩沖乘員的沖擊并吸收能量,隨後迅速癟掉,避免阻礙乘員逃生或救援。
    2. 關鍵組件:

      • 傳感器: 檢測碰撞的嚴重程度和位置。
      • 安全氣囊控制單元 (ACU): 處理傳感器數據并決定是否觸發氣囊。
      • 充氣模塊: 包含固體推進劑和點火裝置,負責産生氣體。
      • 氣囊袋: 由高強度尼龍織物制成,充氣膨脹形成緩沖墊。
      • 蓋闆/飾蓋: 覆蓋氣囊模塊,在氣囊展開時裂開或打開。
    3. 作用機制與保護效果:

      • 安全氣囊主要在碰撞發生後的最初幾十毫秒内起作用。
      • 其核心保護機制是在乘員因慣性向前沖時,提供一個柔軟、可壓縮的緩沖表面,延長乘員減速的時間(減少沖擊力),并分散身體(尤其是頭部和胸部)所承受的沖擊載荷。
      • 大量研究數據表明,安全氣囊與安全帶配合使用能顯著降低駕駛員和前排乘客在正面碰撞中遭受緻命傷害的風險。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估計,僅前排安全氣囊在 1987 年至 2017 年間就挽救了超過 50,000 人的生命。
      • 需要強調的是,安全氣囊的設計初衷是配合安全帶使用。不系安全帶的情況下,乘員在碰撞中可能以錯誤的姿勢撞擊正在展開的氣囊,反而增加受傷風險。
    4. 曆史與發展:

      • 安全氣囊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紀 50 年代。
      • 現代電子式安全氣囊的實用化歸功于美國工程師艾倫·布裡德(Allen Breed),他在 1968 年發明了關鍵的碰撞傳感器。
      • 20 世紀 70 年代,部分汽車制造商開始提供安全氣囊作為選裝件。
      • 1984 年,美國聯邦法規首次要求汽車配備被動約束系統(安全氣囊或自動安全帶)。
      • 1991 年,美國通過立法強制要求從 1998 年款車型開始,所有新乘用車和輕型卡車必須配備駕駛員側和前排乘客側安全氣囊(1993 年将生效日期提前至 1995/1996 年款)。
      • 此後,安全氣囊技術不斷發展,出現了側面氣囊、側簾氣囊、膝部氣囊等,保護範圍更全面。技術上也從單級充氣發展到更智能的多級充氣(根據碰撞嚴重程度和乘員情況調整充氣強度)。

    參考資料:

    1.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 Air Bags: https://www.nhtsa.gov/equipment/air-bags (美國官方機構,權威定義、法規曆史、安全數據)
    2.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 Bookshelf - Effectiveness of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s and Their Use: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08294/ (包含安全氣囊保護效果的科學評估)
    3. SAE International - The Evolution of Airbag Technology: https://www.sae.org/publications/technical-papers/content/970493/ (專業工程組織,提供技術發展曆程)
    4. History.com - Airbag Invented: https://www.history.com/this-day-in-history/air-bag-invented (曆史背景介紹)

    網絡擴展資料

    “Airbag”(安全氣囊)是一種汽車安全裝置,主要用于在車輛發生碰撞時保護乘員。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2. 工作原理

    3. 類型與位置

    4. 發展曆史

    5. 安全注意事項

    “Airbag”是現代汽車被動安全系統的核心組件,顯著降低了碰撞中的傷亡率。其設計融合了化學、機械和電子技術,并隨着智能化發展(如自適應充氣力度)持續進化。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gain momentumassociationcumulativekeep sth in mindsensoryurethraBOJfreckledunderhandyondarbitration awardbursting testcomputer assistedliver cirrhosismost peoplesense of responsibilitythinking ofappellativebissextileboxhaulcapsulotomeClidanaccystourethritisextortionaryfavismforefeethalomorphismhemisphericalisocracyCF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