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狂且的意思、狂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狂且的解释

(1).行动轻狂的人。《诗·郑风·山有扶苏》:“不见 子都 ,乃见狂且。” 毛 传:“狂,狂人也。且,辞也。” 郑玄 笺:“人之好美色,不往覩 子都 ,乃反往覩狂丑之人。” 明 屠隆 《昙花记·真君驱邪》:“禪心浄持,明月琐窗知,何事遇狂且?” 清 冯桂芬 《挽徐烈妇》诗:“咄咄彼狂且,逼处肆横逆,一弹《陌上桑》,凛然大义决。”

(2).为女子对情郎或丈夫的昵称。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将有远行》:“儘妆奩尽交 子都 ,儘肝肠都送狂且。俺姐妹相妨难尽抒,怎了得芳心缕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狂且”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属于较为冷僻的文言词。其含义需结合古籍用例和字义演变来理解:

一、核心释义

  1. 轻狂之人;行为轻佻者

    本义指举止轻浮、放荡不羁之人。语出《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毛传注:“狂,狂人也。且,辞也。”此处“狂且”指代狂徒,含贬义。后引申为对轻薄之徒的蔑称。

  2. “且”为语助或代词

    部分学者认为“且”(jū)作代词,相当于“此”或“彼”,与“狂”组合成名词性结构,意为“那个狂妄的人”。清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考订:“且”当为“伹”的假借,即拙钝之人,与“狂”并列指粗鄙之辈。


二、古籍用例解析

  1. 《诗经》原典应用

    《山有扶苏》以“狂且”对比美男子“子都”,表达对遇人不淑的失望。朱熹《诗集传》释为:“狂,狂人也;且,语助辞。”印证其贬义色彩。

  2. 后世文学化用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八出:“愁煞咱,好个狂且!”此处延续古义,指责对方行为轻佻失礼。


三、权威词典释义


四、语义辨析

需区别于近义词“狂徒”:“狂且”特具先秦语言特征,多用于诗文典故;“狂徒”则泛称狂妄之人,适用范围更广,且不含“且”字的语助功能。

古籍参考来源

释义综合《毛诗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等权威文献,未引用网络资源以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狂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指行动轻狂或性格狂妄的人
    出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这里的“狂且”原指轻狂、不庄重之人,常带有贬义。例如唐代杜牧诗句“酌此一杯酒,与君狂且歌”中,则引申为放荡不羁的性情。

  2. 作为女子对情郎或丈夫的昵称
    明代孙仁孺在《东郭记》中写道:“儘肝肠都送狂且”,此处“狂且”带有亲昵调侃的意味,类似“冤家”。


二、读音与争议


三、例句参考

  1. 《诗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2. 明代《东郭记》:“儘妆奩尽交子都,儘肝肠都送狂且。”

建议参考《诗经》原文及《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释义,以全面理解该词的双重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埃昏百媚谤累霸王鞭畚輂璧丽槟榔屿波轮不悆长咏慈壸雌威摧落斗栱遁变附律宓羲氏腐音嘎巴儿圪垛更徙工作人员过礼鸿云惶窘慌作一团谫微疾风迅雷及肩矜闵咎害孔揭空曲鸾铃鹿纵脉案没讲究邈若河山目不窥园驽朽佩玖倾倚跫跫葺袭羣然伤世闪铄蜃阙恃赖失俗兽头私奔四川盆地司令塔俗习替移网城忘齿温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