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修改量英文解释翻译、地址修改量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AM
分词翻译:
地址的英语翻译:
【计】 A; AD; ADDR; address; ADR; ADRS
修改量的英语翻译:
【计】 modifier
专业解析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汇编语言领域,"地址修改量"(英文:Address Modification Value 或Modification Value)是一个核心概念,特指在计算内存地址时,用于调整或修改基地址(Base Address)或索引地址(Indexed Address)的一个数值。它通常出现在涉及变址寻址(Indexed Addressing)或基址变址寻址(Base-Indexed Addressing)等复杂寻址模式的指令中。
其核心含义和机制如下:
-
功能本质:偏移量计算
- 地址修改量本质上是一个偏移量(Offset)或位移量(Displacement)。
- 它被加到某个基准地址(如基址寄存器内容、变址寄存器内容或程序计数器PC内容)上,以生成最终要访问的实际内存地址(有效地址,Effective Address)。
- 公式表示为:
$有效地址 = 基地址 + 地址修改量$
或 $有效地址 = (基址寄存器) + (变址寄存器) * 比例因子 + 地址修改量$
(在更现代的架构中)。
-
寻址模式中的角色
- 在变址寻址中:地址修改量通常是一个常量,与变址寄存器(如IX, IY)的内容相加。例如,指令
LD A, (IX+5)
中,5
就是地址修改量,它修改了IX寄存器指向的基地址。
- 在基址变址寻址中:地址修改量同样作为一个常量偏移量,与基址寄存器(如BC, DE)和变址寄存器的内容(或其中之一)相加。
- 在相对寻址(如相对跳转指令)中:指令操作数提供的偏移量可以视为一种地址修改量,用于修改程序计数器(PC)的当前值,得到目标地址。
-
表示形式
- 在汇编语言指令中,地址修改量通常以立即数(Immediate Value) 的形式直接写在指令操作数中(如上面例子中的
+5
)。
- 它通常是一个有符号的整数值(可以是8位、16位或32位,取决于架构),允许向前(正数)或向后(负数)偏移。
-
目的与优势
- 访问数组/结构体元素:这是最主要的目的。通过改变地址修改量(例如在循环中递增),可以方便地遍历数组或访问结构体中的不同字段,而无需修改寄存器本身的值。
- 代码位置无关性:在相对寻址中,使用相对于PC的地址修改量,使得代码可以在内存中移动而无需重定位(只要相对偏移不变)。
- 灵活性:提供了一种在运行时动态计算地址的简洁方式。
权威参考来源: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 (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这本计算机体系结构经典教材深入解释了各种寻址模式,其中地址修改量(通常称为“偏移量”或“位移量”)是变址、基址变址等寻址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书中详细描述了其作用机制和在指令集设计中的体现。 (来源:Patterson & Hennessy,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various editions, Chapter on Instruction Sets).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Richard Blum 等作者):这类专门讲解汇编语言的书籍会在讲解具体处理器(如x86, ARM, MIPS)的寻址模式时,明确解释指令操作数中偏移量(即地址修改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例如,讲解x86的
mov eax, [ebx + esi*4 + 20]
指令时,20
就是地址修改量。 (来源:Blum, Professional Assembly Language, or similar titles).
- IEEE 标准术语库/计算机体系结构术语表:IEEE标准或权威的计算机科学术语定义中,会将“变址寻址”、“位移量”等概念标准化,地址修改量蕴含在这些标准定义之中。 (来源: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Computer Architecture Terminology or equivalent resources).
- 处理器厂商指令集手册:如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s Manuals 或 ARM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anuals。这些官方文档是定义处理器指令和寻址模式的最权威来源,其中会精确描述每条指令操作数中偏移量字段(即地址修改量)的格式、大小和作用。 (来源:Intel SDM Volumes 1 & 2, ARM ARM).
地址修改量是计算机指令中用于动态计算内存地址的关键数值偏移量。它通常是一个常量,被加到基地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或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上,以生成最终访问内存的有效地址。其主要应用场景是高效地访问数组、结构体元素和实现位置无关代码,是变址寻址、基址变址寻址等模式的核心要素。理解地址修改量对于掌握汇编语言编程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原理至关重要。
网络扩展解释
“地址修改量”是一个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其含义需要结合“地址”和“量”的基本定义来理解:
-
地址(参考、3、4)
- 在计算机中表示数据或指令的存储位置编号,例如内存地址、IP地址等。
-
修改量(参考、5)
- “量”在此处指数值或调整值,即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出的数值变化;
- “修改量”特指对地址进行数值上的调整或偏移,例如在指针运算中增减的字节数。
综合解释:地址修改量指在计算机操作(如内存管理、指针运算)中,对原有存储地址进行数值调整的偏移量。例如,通过增减特定数值来指向新的内存单元,这种调整值称为地址修改量。其英文对应术语为“address modifier”(参考的计算机翻译)。
应用场景举例
- 编程开发:指针变量通过增减修改量实现内存遍历。
- 数据存储:计算数组元素地址时,通过“基地址+偏移量”定位具体存储单元。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八叉树标准保险费率丙烯酰步进定时器彩色信号调制器磁自旋大黄根酸铋当值为真时终止单元记录岛阈打字穿孔机蝶鞍静脉环第一特征耳蜱属格式文本国际货币基金会过敏性肠炎晶体生长坩埚下降法计算项表抗诉人卡萨里普空气压缩机卵裂面泌尿器反射性的能量集成强二波现象删除属性求值器隧道电压损坏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