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内阁英文解释翻译、内阁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cabinet; government; ministry
【法】 cabinet; government; ministry

分词翻译:

内的英语翻译:

inner; inside; within
【医】 end-; endo-; ento-; in-; intra-

阁的英语翻译:

cabinet; pavilion

专业解析

内阁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定义为"政府最高行政决策机构",对应英文翻译为"cabinet"。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该词条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1. 政治学概念:指代现代议会制国家中由总理/首相领导的部长级官员团队,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并监督行政部门执行。《牛津高阶英英词典》第10版将其定义为"a group of senior members of a government who are chosen by the leader of the government to give advice and make decisions"。

  2. 历史沿革:该制度起源于17世纪英国雏形,18世纪沃波尔(Robert Walpole)任内确立现代内阁制基本框架。英国国会官网的宪法历史专栏显示,1714年汉诺威王朝时期确立"首相必须得到议会多数支持"的宪政惯例。

  3. 当代中国语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6条规定,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实行总理负责制。中国政府网政务公开栏目载明,国务院组成人员包括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及各部部长。

  4. 跨文化对比:美国联邦政府体系中虽设内阁职位,但根据白宫官网的政府架构说明,其内阁部长不进入国会答辩,主要承担总统顾问职能,这与英国式议会内阁制存在本质区别。

在翻译实践中需注意语境差异。例如"国务院"的官方英译为State Council,而"内阁办公厅"对应Cabinet Office。世界银行2023年政府治理报告显示,全球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有75个采用内阁制政府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内阁”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主要分为中国明清时期的行政机构和现代西方国家的政府组织形式两类:

一、中国明清时期的内阁

  1. 起源与职能
    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后设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明成祖朱棣时期(1402年后)正式形成内阁制度,大学士参与机要政务,负责草拟诏书、审议奏章并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但最终决策权仍归皇帝(“批红”)。
    清代沿袭内阁制,但实际权力逐渐被军机处取代,内阁仅处理例行政务。

  2. 运作特点

    • 票拟与批红:内阁将建议写在奏章上供皇帝批示,皇帝用朱笔勾选或驳回。
    • 权力制衡:明朝后期,皇帝通过宦官机构(如司礼监)牵制内阁权力,形成“内阁—宦官”双轨制。

二、现代国家的内阁制度

  1. 定义与组成
    内阁是议会制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联盟组成,首脑称首相或总理,成员包括各部部长。

  2. 历史渊源
    起源于英国枢密院,1717年后逐渐脱离国王控制,成为独立行政机构。现代内阁制国家中,首相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官员和制定政策的权力。


三、其他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票拟制度或现代内阁案例,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政治学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巴比流度变换器壁细胞残酷场射管成本计算基础垂体机能减退性营养不良镫骨底电花隙电流电滤器防爆电缆核糖基化作用霍费斯氏静脉丛琥珀酸半醛价格存储器可可豆硷老年卫生雷达影像陋屋铝和铝合金电镀绿眼的霉固醇美西麦角屏流峰值普罗迪京绕射线人为性荨麻疹熔接长度所有权方程式维护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