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urantium
橘黄(jú huáng)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定义为介于橙色与黄色之间的复合色调,其英文对应词为“orange-yellow”或“tangerine”。该词既可描述自然物(如柑橘果肉、落日余晖),也可指人工合成的颜料或染料。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橘黄属于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与“杏黄”“琥珀色”构成邻近色谱。
从跨文化视角分析,《牛津高阶英英词典》将“tangerine”标注为源自柑橘品种“丹吉尔橘”(Tangier orange)的借译词,印证了该颜色命名的植物学渊源。在色彩编码领域,潘通色卡(Pantone)将橘黄纳入标准色系,其色值为#FFA500,多应用于警示标识与安全装备设计,这一技术规范可见于国际色彩联盟(ICC)发布的行业标准文件。
语言学研究表明,《柯林斯汉英大词典》特别注明该词常以比喻形式出现,如“橘黄色的童年记忆”等文学表达,突显其情感象征功能。在艺术史领域,故宫博物院藏品研究显示,明清官窑瓷器已系统使用橘黄釉料,相关考证可参考《中国古陶瓷色谱研究》(文物出版社,2019)。
橘黄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基本定义
橘黄指比黄色略深的颜色,由红色与黄色混合而成,类似橘子果皮或成熟柑橘的色调。其英文对应词为“orange”,属于暖色系,象征热情、温暖与活力。
应用与象征
常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夕阳、花朵、彩霞等鲜艳事物,也用于人造物品如毛衣、室内装饰(如提到“橘黄色栽绒地毯”)等场景。
医者闲暇的代称
古代文献中,“橘黄”代指医生空闲时期。据宋代陈郁《藏一话腴》记载,民间有“枇杷黄,医者忙;橘子黄,医者藏”的说法,因橘子成熟季节疾病较少,医者得以休憩。
历史用例
明代陈继儒《书蕉·橘黄》提到“白金一梃,奉备橘黄之需”,印证了该词在医学领域的特殊含义。
橘黄在艺术、设计领域常被用于营造视觉焦点,其色值可通过RGB(如255,165,0)或CMYK(0,35,100,0)调色实现。如需具体配色方案,可参考色彩工具或标准色卡。
巴雷氏征不旋肌醇擦皮法初级的莼菜出院电抗器起重电动机店铃蝶腭切迹二极三极管二硫苏糖醇公忽估计成本制度检查证明书甲痛记录等化器紧急费用棘隙吸虫属链动法轮询方式内膜的尿液管扇形电缆石油支付铁路空车运输铁棕替换操作吐根流浸膏脱落素外科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