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quick access drum
【计】 fast access; immediate access; quick access; rapid access
【计】 drum; magnetic drum
【化】 magnetic drum
快速存取磁鼓(英文:Fast Access Magnetic Drum)是早期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一种高速旋转磁存储设备。其核心结构为一个表面涂覆磁性材料的金属圆柱体(磁鼓),数据通过固定排列的磁头读写。磁鼓沿圆周方向划分磁道,工作时高速旋转,磁头无需径向移动即可访问对应磁道的数据,因此存取时间远低于早期磁带等顺序存储设备。
存储机制
数据以磁化点形式存储在磁鼓表面同心磁道上。每个磁道配备专用读写磁头,消除寻道时间。存取耗时主要取决于磁鼓旋转至目标数据位置的等待时间(即旋转延迟),计算公式为:
$$ t_{avg} = frac{1}{2} times frac{60}{RPM} text{ 秒} $$
其中 ( RPM ) 为磁鼓转速(转/分钟)。典型转速达每分钟数千转,如IBM 2301磁鼓转速为1800 RPM,平均存取时间约16.7毫秒 。
性能优势
相较于同时期存储介质(如穿孔卡片、磁带),磁鼓提供毫秒级随机存取能力,适用于需要频繁访问中间数据的实时计算任务,例如早期航空控制系统与科学计算 。
历史地位与演进
1950-60年代作为计算机主存储器或高速缓存使用(如UNIVAC 1103、IBM 650)。随着磁盘技术发展(移动磁头提升存储密度),磁鼓因固定磁头设计导致容量受限,逐渐被磁盘取代 。
“快速存取磁鼓”是一种早期计算机存储设备,其核心特点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磁介质实现快速数据存取。以下是详细解释:
快速存取磁鼓由铝制圆柱形鼓筒构成,表面涂覆磁性材料(如磁胶或电镀连续磁介质)。数据通过磁头读写,鼓筒高速旋转时,磁头在特定位置等待目标磁区经过,从而减少寻道时间,实现快速存取。
除计算机存储外,磁鼓原理还被用于:
英文术语为“Magnetic Drum”,其技术理念影响了现代硬盘和磁带的设计。尽管已退出主流存储领域,磁鼓在计算机发展史上仍具有里程碑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参数或具体机型应用,可参考计算机存储技术史相关文献。
安杰利斯库氏征氨透平压缩机伴性基因贝耳氏痉挛苯氨基硫代甲酰基超声密度计超仰角持之以恒初道螺丝攻迪克逊氏结核菌素干涉仪高级市政官工厂时间工艺空气骨髓性的海战磺化反应互感器假靛黄素加溴的精密加工抗生物洗涤剂可存放资料的泪眼逻辑示波器软袋模层压遂时可以收回的借款脱氧核糖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