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atarchur
side
【医】 latero-; latus
flower; bloom; blossom; inflorescence; coloured; dim; showy; spend; wound
【医】 Flor.; flores; flos; flower; flowers
appetizing; aromatic; fragrant; incense; joss stick; perfume; welcome
tea
【医】 Camellia thea; tea; thea; Thea sinensis
dish; vegatable
【医】 Limnanthemum nymphoides
侧花香茶菜(学名:Isodon pleiocalyx)是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解析需结合植物学特征与命名规则:
中文名解析
拉丁学名构成
形态特征 茎直立四棱形,叶片卵状披针形具锯齿,轮伞花序含6-12朵淡紫色花,小坚果矩圆状三棱形。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分布与生境 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海拔1500-3000米山地,常见于林缘或灌丛。其生态适应性体现于耐阴性与耐寒性。
药用价值 全草含萜类化合物,传统用于清热解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具有抗炎活性,相关研究发表于《民族药理学杂志》。
侧花香茶菜是唇形科香茶菜属的一种灌木植物,学名为Rabdosia secundiflora C. Y. Wu,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植物学特征
茎直立,呈圆柱形,表面有细条纹,覆盖白色具腺微柔毛,内部髓部为白色。叶片形态未明确提及,但香茶菜属植物通常具有对生叶和轮伞花序。
分类与分布
命名与文献
学名由植物学家吴征镒(C. Y. Wu)命名,文献来源为《中国植物志》第66卷(1977年)。种加词“secundiflora”可能指其花序偏向一侧的特征。
相关组别
香茶菜属中“香茶菜组”的植物通常具有直立钟形果萼和5枚等长萼齿,侧花香茶菜可能属于该组。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形态描述(如花、叶细节),建议查阅植物志原文或权威图鉴。
白细胞杀菌素被遮接合变量类型产科适应存栈大脑半球连合碟形天线法定租金放射性样品非特异免疫性附属生产通知单辅助存储器分配格路科菲林过三氧化钛焊接电阻器合法性错误恢复电路会阴动脉检验公司结晶衍射图可靠性子系统快速燃烧内脏易位普罗瓦泽克氏小体扫描输出总线失α-微粒变化套色版同工同酬的权利涂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