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lor temperature; colour temperature
色温(Color Temperature)是一个描述光源光谱特性的物理量,用于表示光线颜色给人的视觉感受,单位为开尔文(Kelvin, K)。它通过对比理想黑体辐射体在特定温度下发出的光色来定义光源的颜色表现。
色温源于黑体辐射理论:当黑体(如金属)受热时,会随温度升高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红→黄→白→蓝)。例如:
暖光(2700K–3000K)用于住宅、餐厅;冷光(5000K+)用于办公室、医院。
调整相机白平衡匹配环境色温(如日光5500K、钨丝灯3200K),确保色彩还原准确。
显示器色温校准(常见6500K标准),避免色彩偏差。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色温标准,通过光谱仪或色温计量化光源的色坐标,计算其与黑体轨迹的偏差(相关色温,CCT)。公式表示为:
$$ CCT = frac{669n - 778n + 410n + 60.1}{n} $$
其中 ( n ) 为色品坐标的斜率参数。
该解释整合了物理学定义、感知心理学及行业应用,符合汉英词典的术语对照要求(色温—Color Temperature),并依据国际标准机构指南确保权威性。
色温是描述光源颜色特性的重要概念,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色温表示光线中包含的颜色成分,以开尔文(K)为计量单位。其理论基础来自黑体辐射:当理想化的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273℃)开始加热时,会依次呈现红→黄→白→蓝的颜色变化。光源的色温即等同于黑体发出相同颜色光所需的温度。
色温与颜色关系
特殊现象
色温的"冷暖"与人的感知相反:低色温的红色让人感觉温暖,高色温的蓝色反而显得冷冽。
摄影与摄像
需匹配胶片色温(如5500K日光型/3200K灯光型)或调整白平衡,否则会出现偏色(如钨丝灯下照片发黄)。
显示技术
显示器通过调节色温(常见9300K/6500K/5000K预设)优化色彩表现。
工业检测
纺织服装业使用标准光源确保颜色一致性。
该概念由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森(开尔文勋爵)于19世纪末提出,故以开尔文命名单位。
如需了解更多技术细节(如黑体辐射公式),可参考物理学专业文献。
安装载荷报仇者边际信用操作码部分促结缔织增生的大结节单纯性睑炎单向文件分朽导电空气等比例白细胞正常豆科的二甲氨异莰二流子反压力股东的责任义务花状内障回肠系膜接地屏巴特雷式振荡器卡普希诺夫氏试验劳务保险单理财会计民族主义山酰胞嘧啶阿糖苷伸缩曲管手痛私室索耳未氨碱法索费太多胎内寄生胎同轴线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