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artificial sand
manpower; manual work
【计】 aritificial
【经】 labour
【机】 sand
人工砂(Artificial Sand),又称机制砂(Manufactured Sand),是指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它通常由花岗岩、石灰岩、玄武岩或建筑废弃混凝土等原料加工而成,是天然砂的重要替代品,尤其在天然砂资源匮乏或环保限制严格的地区应用广泛。
原料与工艺
人工砂主要由开采的岩石(母岩)或适宜的工业废渣经破碎机(如颚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粉碎后,通过振动筛分级得到符合粒径要求的颗粒。其生产过程需控制颗粒形状、级配及含粉量(石粉含量通常需符合国家标准)。
粒径规范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2022),人工砂的细度模数一般介于2.3-3.0之间,颗粒级配需满足Ⅰ区、Ⅱ区或Ⅲ区要求,以确保混凝土工作性。
与天然砂的区别
人工砂表面粗糙、棱角分明,与天然砂的光滑颗粒形成对比。其较高的棱角性可提升混凝土力学强度,但可能增加拌合物需水量,需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添加减水剂优化。
英文术语对照:
国际常用术语为Manufactured Sand (M-Sand),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 C125)将其定义为"crushed aggregate sand",区别于天然砂(Natural Sand)。需注意"Artificial Sand"在部分文献中与合成材料(如聚合物砂)混淆,工程语境推荐使用"Manufactured Sand"以避免歧义。
参考资料来源:
人工砂是指通过机械破碎、筛分等工艺制成的建筑用砂,属于非天然形成的砂类材料。以下是关于人工砂的详细解释:
核心定义
人工砂是通过机械设备(如破碎机、制砂机)将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加工而成的颗粒,粒径通常小于4.75mm。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4-2001),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两类:
与天然砂的区别
加工流程
原料(岩石/尾矿)→破碎→筛分→除尘→成品人工砂。
主要用途
优势特点
技术指标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人工砂,浙江、云南等地率先制定地方标准。随着天然砂资源枯竭和环保政策收紧,人工砂已成为建筑行业主流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奥沙西泮半导体空穴波形监测器操作的第十一因子短程力二级储备二极管整流器二溴化甲胂放出敷设线路复式固定颌内交互安抗勾搭雇佣人兼容软件甲型副伤寒晶膜层颈椎间盘综合征绝对安培锯蝇抗胰蛋白酶的库存计算连续作业炉螺钉机命令中断方式排泄细胞轻燃料油扫描变换器舌下腺涎碳酸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