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泡室英文解释翻译、泡室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bubble chamber

分词翻译:

泡的英语翻译:

bubble; froth; infuse; pickle; soak; steep
【医】 bubble; Ves.; Vesic.; vesica; vesicle; vesico-

室的英语翻译:

chamber; loculus; room; thalamus; ventricle
【医】 camera; camerae; cell; chamber; room; thalamo-; ventricle; ventriculo-
ventriculus

专业解析

泡室(Bubble Chamber)是一种用于探测高能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核物理实验装置。其英文对应词为"bubble chamber",该术语由美国物理学家唐纳德·格拉泽(Donald A. Glaser)于1952年提出并实现。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记载,泡室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过热液体(如液态氢)中产生电离径迹,使带电粒子经过时引发液体沸腾,形成可见气泡轨迹。

该装置曾在20世纪50-70年代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诺贝尔奖官方网站资料显示,格拉泽因发明泡室获得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典型应用包括发现Σ⁰超子和测量K⁺介子寿命等实验。现代粒子探测器虽已逐步取代传统泡室,但其原理仍被应用于新型探测器设计,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相关研究文献中仍有理论参照。

网络扩展解释

泡室(又称气泡室)是一种用于探测高能带电粒子径迹的重要实验设备,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解释:

1.定义与发明背景

泡室由美国物理学家唐纳德·格拉塞(Donald A. Glaser)于1952年发明,并因此获得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它通过记录带电粒子在过饱和液体中产生的气泡轨迹,帮助科学家研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2.工作原理

3.应用与科学贡献

泡室在20世纪50-70年代成为高能物理实验的核心工具,主要贡献包括:

4.类型与改进

泡室通过直观的径迹记录推动了粒子物理的突破性进展,尽管后期逐渐被更高效的探测器取代,但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可参考诺贝尔奖官网或高能物理实验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坝巴道斯芦荟膀胱镜性溃疡编写正文冲击触诊等量交换电力负荷对噻嗪副免疫海上保险诉讼缓冲垫层浆硬的胶合接头晶体平面寄生物密度计算存储器可编程序部件可透X线的框架方法面神经区前列腺凝结体容错性能三彩色显象管色素溶解水潭顺利的锁骨颅骨发育不全天门冬素通用频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