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受救济者英文解释翻译、受救济者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almsman

分词翻译:

受的英语翻译:

accept; bear; endure; recieve; stand; suffer

救济者的英语翻译:

reliever

专业解析

受救济者的定义与法律内涵

“受救济者”指因贫困、灾害或其他突发困境接受政府、社会组织或慈善机构物质援助的个体或群体。该词具有社会救助的法律属性,在中国特指符合《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规定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群体。其核心特征包括:

  1. 被动性:因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被动接受援助
  2. 法定性:需经民政部门审核认定资格(如家庭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
  3. 临时性:多数救济具有阶段性(灾害救助)或条件解除即终止(如脱贫后退出低保)

英文术语的语境差异

汉英词典中常译为“relief recipient”或“beneficiary”,但需注意:

历史演变与社会意义

该概念可追溯至汉代“常平仓”赈灾制度,现代意义形成于1950年代新中国社会救济体系建立。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23年我国低保对象约4062万人,其身份认定需同时满足:

权威参考来源

  1. 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官网政策库)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社会救济”词条
  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Human Development Report》中“Aid Recipient”定义框架
  4. 费孝通《乡土中国》关于传统互助机制的论述(商务印书馆2012版)

术语使用建议

在正式文书中推荐使用“社会救助对象”替代“受救济者”,前者为《社会救助法(草案)》法定术语,更体现权利本位理念。英文翻译需根据场景选择:

网络扩展解释

“受救济者”指接受他人或机构提供的财物、物资等帮助以缓解生活困难的人群。该词由“受”(接受)和“救济者”(提供帮助的主体)组合而成,具体含义如下:

  1. 核心定义
    指因贫困、灾害等原因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依赖外部援助的个体或群体。例如:灾民、失业者、低收入家庭等。

  2. 词源与用法

    • 汉语中“救济”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指用财物帮助困难群体。
    • “受救济者”的英文对应词为“almsman”(特指接受施舍者),但现代语境中更常用“relief recipient”或“aid beneficiary”等表达。
  3. 社会意义
    该词常出现在社会福利、公共政策领域,强调弱势群体通过救济体系获得基本保障,例如:政府发放的救济粮、失业救济金等。

  4. 同义关联词
    相近概念包括“被救助对象”“救济对象”,而“救济者”则指向提供帮助的机构或个人。

提示:该词多用于正式文本,日常交流中可能用“需要帮助的人”“受助者”等更通俗的表达。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带过多标准电压产生器佛波醇车匠抽象绘画法负有责任的腹中线肛擦烂攻击指挥仪公开的审讯过氯化物试验话务员长途拨号系统简图划分紧张时间框架连接图连续磁化法硫转移酶莫尔加尼氏脱垂气封人工路径选择热震阻力擅长数据标记数量差异输入输出接口塑弹性通用图灵机退格控制字符推理障碍托尔凯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