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ɪ'vɪʒə,nɪzəm/
n. 分割派;分光法;点彩派;新印象派(等于pointillism)
Dedicated to the pursuit of order in painting, he evolved his own colour theory known as Divisionism.
他致力于追求绘画中的秩序,并逐步形成了自己以分色主义著称的色彩理论。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aussure's theory and modern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experienced from divisionism to combinationism.
从索绪尔理和当代普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研究经历了从分离主义到整合主义的阶段。
Divisionism(分色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绘画技法与艺术运动,与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紧密相关。其核心在于运用光学和色彩科学原理来创造更明亮、更充满光感的画面效果。
核心原理:色彩分离与光学混合 Divisionism 的核心理论基于当时新兴的色彩科学,特别是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Michel-Eugène Chevreul)关于同时对比(simultaneous contrast)和查尔斯·亨利(Charles Henry)等人的研究。艺术家不是直接在调色板上将颜料混合成所需的最终颜色,而是将纯净的、未经混合的小色点或小色块(通常是互补色或对比色)并置在画布上。当观众从适当的距离观看时,这些分离的纯色点会在视网膜上进行光学混合(optical mixing),从而在观者眼中形成更明亮、更生动的色彩效果和光影感。这种效果比物理混合颜料产生的色彩更强烈、更纯净。
技法特点
与新印象派和点彩派的关系 Divisionism 常被视为新印象派运动的核心技法。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是该运动最重要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是其主要的继承者和理论阐述者。虽然“点彩派”(Pointillism)一词常被用作 Divisionism 的同义词,但严格来说,点彩派特指使用规则小圆点(points)的技法,是 Divisionism 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Divisionism 本身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涵盖各种利用色彩分离实现光学混合的技法,其笔触可以是点、线或小块。
代表艺术家与影响
总结来说,Divisionism 是一种基于科学色彩理论的绘画技法,通过将纯色小点或小块并置在画布上,依赖观者的视觉在远处进行混合,从而创造出比传统调色更明亮、更充满光感和活力的画面效果。它是新印象派运动的标志性特征,并对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Divisionism(分割主义)是19世纪末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的核心艺术理论,强调通过科学的光学原理分割色彩,以增强画面效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起源
Divisionism源于色彩分割理论,主张将纯色点或色块直接并列于画布,而非在调色板上混合。观赏者通过视觉混合(如远观)形成中间色调。该术语由艺术评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于1884年首次提出,用于描述新印象派在色彩表现上的突破。
科学基础
其理论受谢弗勒(Chevreul)的《色彩并存对比法则》启发,结合自然科学对光与色的研究,认为分割色彩能保留纯色的亮度与彩度,达到更鲜艳的视觉效果。例如,黄色和蓝色点并置会在视觉中融合为绿色。
与点彩派(Pointillism)的关系
Divisionism侧重理论(色彩分割),而Pointillism指具体的点状笔触技法。两者常被混用,但前者涵盖更广的理论体系。
代表艺术家与影响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和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是主要实践者。他们的作品如《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通过分色技法探索光影与结构的和谐,影响了现代艺术的抽象化趋势。
其他含义
在非艺术领域,Divisionism偶尔被误用于描述社会或政治分裂,但此用法非主流。
发音:英 [dɪˈvɪʒənɪzəm],美 [dəˈvɪʒəˌnɪzəm](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