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raɪst/ 美:/'kraɪst/
复数 Christs
CET4,CET6,考研
n. 基督;救世主
int. 天啊!
Many Westerners believe in Christ.
许多西方人信仰基督。
Christ! The storm outside is too heavy.
天啊!外面的暴雨太大了。
Christine goes to church every Sunday to listen to the teachings of Christ.
克莉丝汀每个星期天都去教堂聆听基督的教导。
Jesus Christ came to redeem us from sin.
耶稣基督来将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The birth of Christ was the beginning of a major epoch of world history.
基督的诞生是世界历史一个重要时代的开始。
In some schools, Christmas carols are being modified to exclude any reference to Christ.
在有些学校,圣诞颂歌正在被修改以去掉任何涉及基督的内容。
We, however, have the mind of Christ.
然而,我们有基督的心。
If I ***, I *** in the faith of Christ, and have no fear of everything that comes upon me.
如果我死了,我也是死在对基督的信仰之下,对于在我身上降临的一切都毫不畏惧。
jesus christ
耶稣基督
body of christ
基督的身体;*********会的总称
before christ
公元前
disciples of christ
基督门徒教会
christ child
耶稣基督幼年的画像
n.|savior/redeemer;基督;救世主
int.|cripes;天啊!
"Christ"(希腊语:Χριστός,拉丁转写:Christós)是基督教核心术语,原意为"受膏者",对应希伯来语"弥赛亚"(מָשִׁיחַ)。该词最早见于《七十士译本》对《旧约》的希腊文翻译,后在《新约》中特指耶稣·基督。其核心内涵包含三个维度:
宗教语义学角度 基督作为神圣职分的承载者,指向三种古代以色列的受膏仪式:祭司(出埃及记29:7)、君王(撒母耳记上10:1)和先知(列王纪上19:16)。《约翰福音》1:41记载安德烈称耶稣为"弥赛亚",即这三种职分的终极实现者。
基督论发展史 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确立基督"完全的神性"(《尼西亚信经》),451年迦克墩会议完善"完全神性与完全人性"的教义定义。这种神学建构源自《约翰福音》1:1-14关于"道成肉身"的叙述。
跨宗教诠释学 犹太教传统仍期待未来弥赛亚的降临(《塔木德·祝福篇》34b),而基督教认为耶稣通过受难与复活完成了弥赛亚的救赎使命(《哥林多前书》15:3-4)。牛津大学神学家Alister McGrath在《基督教神学原典菁华》中指出,这种差异源于对《以赛亚书》53章"受苦仆人"的不同诠释。
现代圣经考古学在死海古卷(4Q521)中发现公元前2世纪犹太文献对"受膏者"的多重期待,印证了《新约》产生的宗教语境。剑桥大学新约学者David F. Wright强调,这种历史背景对理解早期基督论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Christ" 是英语中具有宗教核心意义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如需更深入的语言学或神学分析,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宗教典籍。
humanbe modeled afterrecuperationimminentworkupbronzersdreadinghyperhydrationnylonsoddityrosteredtakenbright and sunnyhearing impairmentmaize starchpulling stressagamospeciesagnostidcerotypeDipluradogateendophyteflexinhepatogenoushotchahomeopathhypergenesiskeeshondluculentmarc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