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bɪ'zæntɪəm/
n. 拜占庭(古罗马城市,今称伊斯坦布尔)
To the holy city of Byzantium.
来到这拜占庭的圣城。
Scholars showed less interest in the literature of Byzantium.
学者们对拜占庭文学兴趣不大。
The success of this conference proves the study on Byzantium is in vogue.
这次会议的成功证明了拜占庭研究是热点。
Association between Byzantium and East Slavs(6th—9th) divided two periods.
拜占廷与东斯拉夫人的交往(6—9 世纪)可为两个时期。
For Yeats, Byzantium was only an instrument instead of the final destination.
对叶芝来说,拜占庭只是它山之石,叶芝的最终目的不在石而在玉。
Byzantium(拜占庭)是一个具有多重历史与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其核心含义如下:
古希腊殖民城市
Byzantium 最初指古希腊人在公元前7世纪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建立的殖民城市(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欧洲部分)。其战略位置控制黑海与地中海通道,成为重要的贸易枢纽。
来源:大英百科全书(Britannica)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代称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迁都至此,更名为“君士坦丁堡”。此后千余年(395–1453年),该城作为东罗马帝国首都,学界常以“Byzantine Empire”指代这一政体,强调其希腊化文化与罗马法统的融合。
来源:世界历史百科全书(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复杂官僚体系的隐喻
因拜占庭帝国宫廷礼仪繁复、行政层级庞杂,英语中“byzantine”衍生为形容词,形容过度复杂、晦涩难懂的制度或程序(例:byzantine tax regulations)。
来源: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象征
作为基督教东方正教会中心,拜占庭融合希腊罗马传统、基督教神学及近东文化,影响了斯拉夫、阿拉伯等文明。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其建筑与艺术成就的典范。
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
现代史学严格区分:
来源:拜占庭研究协会(Byzantine Studies Association)
参考资料
Byzantium(拜占庭)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名,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Byzantium是古希腊时期建立的一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今土耳其境内)。该名称直接来源于希腊语“Byzántion”。
该城市现名伊斯坦布尔(I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重要文化、经济中心。
Byzantium在文学和艺术中常作为象征,例如叶芝(W.B. Yeats)的诗《驶向拜占庭》探讨了永恒与艺术的主题。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事件或文化延伸,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或词典来源(如、8)。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