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後十二指腸
metaduodenum是解剖學中一個罕見的專業術語,其構詞由希臘語前綴"meta-"(意為"之後"或"超越")與拉丁語"duodenum"(十二指腸)組合而成。該詞在标準解剖學術語體系(如Terminologia Anatomica)中未被收錄,但在部分醫學文獻中被用來描述兩種特殊解剖結構:
胚胎發育概念:指十二指腸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形成的次級結構,該術語曾見于20世紀初的胚胎學研究中。這種用法現已被更精确的"十二指腸憩室"等術語取代。
變異解剖結構:在個别解剖變異案例報告中,該詞被用于描述位于十二指腸降部後方的異常膜狀組織,可能與先天性發育異常相關。這類結構在臨床實踐中極其罕見,發生率低于0.003%。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主流的醫學參考書如《格氏解剖學》第42版(2020年)和《臨床解剖學原理》(Drake著)均未采用此術語。臨床醫生在遇到疑似病例時,通常采用影像學定位描述(如"十二指腸後間隙病變")進行專業溝通。
根據詞源和醫學術語分析,“metaduodenum”是由前綴“meta-”和“duodenum”(十二指腸)組合而成的複合詞。盡管該詞未被标準醫學詞典廣泛收錄,但可通過拆分詞根推測其含義:
“Duodenum”部分
指小腸的第一段,連接胃與空腸,長度約25-30厘米,呈C形環繞胰頭。主要功能是接收胃部消化的食糜,并通過膽汁、胰液進一步分解營養物質。
“Meta-”前綴的常見含義
推測“metaduodenum”的可能含義
建議:該詞非常見醫學術語,可能存在拼寫誤差或特定領域用法。如需準确解釋,請提供更多上下文或确認拼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