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生态系統
Coral reefs are one of the most fragile, biologically complex, and diverse marine ecosystems on Earth.
珊瑚礁是地球上最脆弱、生态性最複雜、最多樣化的海洋生态系統之一。
It is home to one of the world's finest marine ecosystems, with more than 1,300 species of fish and 700 species of coral.
它屬于世界上最美麗的海洋生态系統之一,擁有1300多種魚類和700多種珊瑚。
As such, they are key species for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impacts of global change on Antarctic and sub-Antarctic marine ecosystems.
因此,在理解和預測全球變化對南極和亞南極海洋生态系統影響方面,它們是關鍵物種。
There is, however,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the impact of fishing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on marine ecosystems, which are now far from pristine.
然而,人們越來越關注捕魚和其他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态系統的影響,因為現在海洋生态系統遠非原始狀态。
If the trend continues, it could disrupt Marine ecosystems.
如果這個趨勢繼續下去,海洋生态系統将會遭到破壞。
海洋生态系統是指由海洋生物群落與其所處物理、化學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動态系統,包含水體、海底沉積物、海岸帶等不同層次的生态單元。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的定義,這類系統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維持着獨特的生物多樣性。
典型海洋生态系統包含四大構成要素:
當前全球主要面臨三大威脅: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提出的保護方案包括建立海洋保護區網絡、實施漁業配額制度、推廣生态修複技術等。最新研究表明,有效管理的保護區可使魚類生物量增加670%(《自然》期刊2023年海洋研究專刊)。
“Marine ecosystems”指海洋生态系統,是由海洋生物群落與其物理化學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動态自然系統,具有自我調節和能量物質循環的功能。以下從五個方面詳細解析其含義:
1. 定義與核心概念
海洋生态系統涵蓋所有海洋生物(如浮遊生物、魚類、哺乳動物)與非生物環境(水溫、鹽度、洋流、底質)的複雜網絡。這一概念由英國生态學家A.G.坦斯利于1935年提出,強調生物與環境的整體關聯性。
2. 組成結構
•生物群落:包括生産者(如藻類)、消費者(如頭足類、魚類)和分解者(如細菌),頭足類在食物鍊中承擔重要角色。
•非生物環境:光照、溶解氧、營養鹽等要素共同構成生物生存的基礎條件。
3. 主要分類
按地理或生物特征可分為:
4. 功能與重要性
海洋生态系統通過碳循環調節全球氣候,并提供漁業資源、氧氣生成(約50%來自海洋浮遊植物)等生态服務。
5. 當前挑戰
氣候變化(如海水升溫、酸化)正導緻珊瑚白化、物種分布改變等問題,威脅系統穩定性。保護措施需關注減少污染、建立海洋保護區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區域生态特征,可參考海洋生物學研究文獻或權威生态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