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rse sand是什麼意思,coarse sand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地質] 粗砂(直徑為0.2至2.0毫米)
例句
She stood on the coarse sand and played with her son.
她和她的兒子在粗糙的沙子上玩。
Thus coarse sand and clay had larger capacity for pyrene sorption.
粗砂粒組和粘粒組對芘的吸附能力較大,細砂粒組和粉砂粒組相對較小。
The test target of depositing coarse sand and discharging the fine is basically achieved.
放淤試驗工程“淤粗排細”的目标基本得以實現。
Dark gray line of sight was filled with the Gobi Desert, coarse sand with gravel scattered like gravel.
視線裡彌漫着灰黑色的戈壁灘,粗糙的沙灘散落着碎石般的沙礫。
In the bedload movement process, coarse sand tended to stay on the sand bar, find sand was brought away.
底沙運動過程中粗粒沙滞留在沙洲,細粒沙被搬走。
同義詞
|arenes/hoggin;[地質]粗砂(直徑為0.2至2.0毫米)
專業解析
"coarse sand" 在工程、地質和建築領域是一個常用術語,指代具有特定粒徑範圍的砂粒。其詳細解釋如下:
-
粒徑定義與标準分類
- 核心含義:"Coarse sand" 指的是顆粒相對較大的砂子。其粒徑範圍在不同分類體系中略有差異,但普遍認為其顆粒大于細砂(fine sand)。
- 國際标準(ASTM D2487 / Unified Soil Classification System - USCS):在此體系中,"sand" 被定義為粒徑在 0.075 mm(No. 200 篩)至 4.75 mm(No. 4 篩)之間的顆粒。其中,"coarse sand" 特指粒徑在 2.0 mm(No. 10 篩)至 4.75 mm(No. 4 篩)之間的部分。粒徑小于 2.0 mm 但大于 0.425 mm(No. 40 篩)的則稱為 "fine sand"。
- 其他體系:一些分類(如美國農業部土壤質地分類)可能将砂粒上限定義為 2.0 mm,并将 0.5 mm 至 2.0 mm 的顆粒稱為粗砂。具體範圍需參照所使用的特定标準。
-
物理特性
- 高滲透性:由于其顆粒較大、粒間孔隙大,粗砂具有很高的透水性(滲透系數高),水能快速通過。這使得它非常適用于需要良好排水的場合,如路基、運動場排水層、堤壩反濾層等。
- 低持水性:與細砂或粘土相比,粗砂吸附和保持水分的能力較弱。
- 良好的承載力與穩定性:在幹燥或潮濕狀态下,粗砂顆粒間的摩擦角較大,能提供較好的承載力和抗剪切強度,常用于地基回填和路基材料。
- 低壓縮性:在荷載作用下,粗砂的壓縮變形相對較小。
-
主要應用領域
- 混凝土骨料:是混凝土中重要的粗骨料(通常指碎石或礫石)的補充,但更主要的是作為細骨料(sand)中較粗的部分,影響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強度。符合特定級配要求的粗砂是優質混凝土的關鍵成分。
- 路基與基層材料:用于道路、鐵路的路基和基層,提供排水和穩定支撐。
- 排水系統:用于滲溝、排水管包裹層、堤壩反濾層等,利用其高滲透性有效導水并防止細顆粒流失。
- 回填土:在基礎、擋土牆等結構周圍用作回填材料,特别是在需要良好排水性能的區域。
- 濾料:在水處理和工業過濾中用作過濾介質。
- 砂漿:用于需要較粗糙紋理或特定性能的砌築砂漿或抹灰砂漿。
- 景觀與運動場:用于高爾夫球場沙坑、兒童沙池、運動場地基層等。
-
地質來源與形成
- 粗砂通常來源于岩石(如花崗岩、石英岩)的風化和侵蝕。水流(河流、海浪)或風力是主要的搬運和分選營力。在河流沉積中,粗砂常出現在流速較快的河段(如上遊、河道中心);在海岸帶,則常見于高能量海灘(如迎風面)。
- 其礦物成分以石英為主,因其硬度高、化學性質穩定,在風化搬運過程中得以大量保留。
總結對比表
特性/應用 |
粗砂 (Coarse Sand) |
對比說明 |
粒徑範圍 (USCS) |
2.0 mm (No. 10篩) - 4.75 mm (No. 4篩) |
大于細砂 (0.075mm - 0.425mm) |
滲透性 |
非常高 |
遠高于細砂和粉土/粘土,排水性能極佳 |
持水性 |
低 |
不易保持水分 |
承載力/穩定性 |
良好 (尤其在排水條件下) |
優于細砂,尤其在飽和狀态 |
主要工程應用 |
路基/基層、排水層/反濾層、混凝土骨料(部分)、回填土 |
側重排水和結構支撐功能 |
典型來源 |
河流(上遊/主河道)、高能量海灘、風化花崗岩/石英岩地區 |
水流或風力分選作用明顯,顆粒較粗 |
權威參考來源:
-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FHWA):提供土壤分類标準(如USCS)的詳細定義和應用指南,是工程實踐的基礎依據。來源:FHWA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irculars (例如 GEC 011 - Soil Classification)
-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USACE):其工程手冊(如EM 1110-2-1902)詳細規定了粗砂在堤壩、排水結構等工程中作為反濾層和排水材料的應用規範與設計标準。來源:USACE Publications
- Portland Cement Association (PCA):作為水泥和混凝土行業的權威機構,提供關于骨料(包括砂的級配,如粗砂的作用)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指南和規範。來源:PCA Resources
-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提供關于沉積物(包括砂)的成因、分布、分類(如溫特沃思粒級标準)等地質學背景信息。來源:USGS Geology Resources
網絡擴展資料
"Coarse sand" 是一個工程與地質學術語,指粒徑較大、顆粒分明的砂礫材料。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 粒度範圍:顆粒直徑通常在0.5-2毫米之間(具體标準因地區規範而異),比細砂(0.075-0.5mm)更粗
- 觸感特征:顆粒明顯可見,質地粗糙不光滑
- 主要特性
- 高透水性:因顆粒間隙較大,排水性能優異
- 低壓縮性:適合承重結構的基礎填充
- 低粘結性:單獨使用時不易塑形
- 常見應用場景
- 建築工程:混凝土骨料、路基填充、地基穩定層
- 水利工程:排水系統濾層、河堤防護
- 園藝種植:多肉植物基質、土壤改良材料
- 工業用途:鑄造砂模、噴砂除鏽介質
- 相關對比
與細砂相比,粗砂:
- 保水性弱但排水性強
- 不適合精細抹灰作業
- 更適用于結構支撐場景
注:實際工程應用中需參照當地标準(如ASTM C33、GB/T 14684等)确定具體分級标準,不同領域對"coarse"的粒度定義可能略有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collectiveblock and tacklevagabondhemoglobinangiogrambingosconceitednessconeycurtestkellegspawningat gradebachelor of lawcontrol standardsgrow inImmanuel Kantinvincible positionallostericaplysiatoxinbtucarnalliteceriteconversationalisthemispheroidherculitehyperpathiaindehiscentjinkermamminmelbi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