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ɑːdɪnəlɪt/
n. 樞機主教的職位(或任期);紅衣主教團;紅衣主教
The other is also the depression Yang of Shaoyin, but the emphasis was placed on the obstruction of cardinalate.
一雖亦認為是少陰陽郁,但重點是樞機不利。
cardinalate是天主教會中的核心制度概念,指代樞機(cardinal)的集體職位及其職權體系。該詞源自拉丁語"cardo"(意為樞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6世紀羅馬教會中協助教皇管理教務的神職人員群體。
根據《天主教法典》(Code of Canon Law)第349條,樞機團(College of Cardinals)具有雙重職能:協助教皇管理普世教會,以及在教皇職位空缺時選舉繼任者。樞機職級分為三個等級:
現代樞機制度的确立可追溯至1567年教宗庇護五世頒布的《羅馬宗座》(In apostolicae sedis specula),該诏書規定樞機必須由神父晉升。根據梵蒂岡2023年《宗座年鑒》數據,全球現有136位樞機具有選舉教宗的資格,其中62位由現任教宗方濟各任命。
樞機職權的演變反映教會治理結構的發展。特倫特會議(1545-1563)确立樞機作為地方教會與羅馬教廷的聯結樞紐,而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1962-1965)則強化其作為"全球主教團核心"的咨詢職能。
參考資料:
Cardinalate 是英語中的名詞,主要與羅馬天主教會的職位相關,具體含義如下:
['kɑ:dənəlɪt]
,美音為 ['kɑ:dənəlˌɪt]
。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來源網頁的詞典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