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eɪnbərɪ/ 美:/'ˈbeɪnˌberi/
複數 baneberries
n. 類葉升麻屬植物;類葉升麻屬植物的漿果
baneberry(學名:Actaea spp.)是毛茛科升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統稱,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森林地區。該植物因其鮮紅或白色漿果具有強烈毒性而得名,英文名稱中"bane"源于古英語"死亡"之意,"berry"則指其漿果形态。
根據美國農業部植物數據庫(plants.usda.gov)記載,baneberry包含約20個物種,其中最常見的是紅果升麻(Actaea rubra)和白果升麻(Actaea pachypoda)。這兩種植物具有複葉結構,春季開出白色圓錐花序,夏季結出直徑約1厘米的漿果。密蘇裡植物園(missouribotanicalgarden.org)的植物學家指出,其漿果含有心髒毒性化合物——蟾毒色胺,誤食3-6顆即可導緻成人出現嘔吐、谵妄和心髒驟停。
加拿大有毒植物信息庫(canada.ca)的臨床報告顯示,baneberry的毒性成分主要集中在根莖和果實中。原住民傳統醫藥記錄顯示,某些部落曾微量使用其根部提取物治療風濕病,但這種應用因安全風險已被現代醫學淘汰。目前該植物主要作為觀賞植物栽培,美國國家植物園(usna.usda.gov)建議在種植時需設置警示标識,防止兒童和寵物誤食。
“Baneberry”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植物學含義
指類葉升麻屬(Actaea)植物及其果實,具有毒性。
品牌名稱(需謹慎辨别)
有資料提到“Baneberry”是英國男裝品牌,但該信息來自低權威性來源。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奢侈品牌Burberry曾起訴某中國品牌“Baneberry”商标侵權,因其名稱和标志與Burberry高度相似。因此,該品牌可能涉及争議或已更名。
提示:在學術或日常語境中,“baneberry”通常指有毒植物;若涉及品牌,建議核實官方信息以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