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convinced; dress; serve; take
以下是"服"的汉语多义项详解及对应英文翻译,参考权威词典学著作:
服从;信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承担;从事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衣物
来源:牛津大学出版社. 牛津英汉汉英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药物剂量
来源:李经纬.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来源: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来源:王力. 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 1999.
权威参考说明
本文释义体系参照中国社科院《现代汉语词典》词类划分标准,英文对应词采用牛津大学出版社权威汉英对译模型,医学与古汉语义项溯源至专业学术著作。
“服”是一个多义汉字,其含义丰富且演变过程复杂,以下从不同角度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引申义
本义与服饰相关
最初指“衣裳”,如“服装”“制服”。后引申为“穿衣裳”,如“服丧”“服用”(包含穿衣、用药等动作)。
动作与行为
二、特殊用法
3.量词与读音
读作“fù”时,作中药剂量单位,如“两服药”。此用法亦写作“付”。
三、字形演变与文化内涵
4.象形起源
甲骨文中,“服”由“凡(木枷)”“人(罪人)”“又(手)”组成,本义为“抓捕战俘并强制上枷”。金文演变为“舟”旁,隶书后讹变为“月”旁,形成现代字形。
总结
“服”涵盖名词(衣物)、动词(顺从、担任、适应)、量词(中药)三类用法,读音分“fú”和“fù”。其字形演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强制服从”的认知,后逐渐扩展至抽象意义的信服与适应。
尺寸不足袋形端承单倍期碘解磷定椴碱二烷基硫醚恶性疟发热图案发生炉装置发送信息包轰响的将交叉频率肌发生的精选质量紧急需要技术可靠性列表元素洛伦兹协变性迷走神经核钠代甲基乙酰乙酸酯平素肉眼检验三进制运算上光剂手书双蒽数组检索程序酸催裂微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