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lk; whiting
【化】 chalk
【医】 chalk; creta
lump; agglomeration; clump; dollop; loaf
【计】 B; block
【医】 block; lump; mass; massa
白垩块(chalk block)指由白垩岩构成的块状沉积物,属于微晶质石灰岩的天然地质形态。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式:$text{CaCO}_3$$),含量可达97%-99%,常含少量黏土矿物和海洋生物化石碎屑。该术语在汉英对照地质学文献中常译为"chalk block"或"chalk mass",具体含义需结合以下维度解析:
1. 成分特征 白垩块以方解石微晶颗粒为主体结构,其高纯度特性源于远古海洋浮游生物遗骸的长期堆积。英国地质调查局研究指出,典型白垩块孔隙度可达20-40%,密度范围在1.5-2.0 g/cm³之间[来源: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2. 地质形成 形成于晚白垩世(约1亿至6600万年前)的温暖浅海环境,对应地层单位在英国多佛尔悬崖、法国诺曼底等地有典型出露。根据《沉积岩石学手册》记载,这类沉积体每千年平均堆积速率约为1-3厘米[来源:Elsevier地球科学出版部]。
3. 应用范畴 • 建筑材料:作为低强度砌筑石材使用 • 工业原料:加工成生石灰($text{CaO}$)的初始材料 • 农业改良剂:调节土壤pH值的天然钙源 • 地质标记层:识别白垩纪地层的关键岩性标志
4. 鉴别特征 通过稀盐酸检测会产生剧烈气泡反应(化学反应式:$$text{CaCO}_3 + 2text{HCl} rightarrow text{CaCl}_2 + text{H}_2text{O} + text{CO}_2uparrow$$),此特性被收录于《地质学野外鉴定手册》标准化检测流程[来源:美国地质学会出版中心]。
“白垩块”指块状的白垩,即天然形成的白色疏松土状石灰岩块体。以下是综合解释:
白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₃),由方解石微粒和古生物(如有孔虫、软体动物)残骸经长期沉积形成。其质地松软、易碎,颜色多为白色或灰白色,部分含杂质呈淡黄或淡绿色。
“白垩状”形容物体如白垩般松软、易碎且呈粉末状。白垩块在自然中常以块状或土状结块存在,需加工后用于不同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白垩的化学结构或具体应用案例,可参考地质学或工业材料相关文献。
氨草胶编码表格垂直距离地址选择独立行使审判权多核磁共振富气原料气高剪切测粘法公鸡环境保护碱性柏思麦转炉钢卡泊酸空壳砂心吹制机罗盘针柜铌酐全损保险单犬绦虫认证费审计小组嗜热链球菌手写原稿水全醛所在之处痛性失用同质异晶现象外科学各论完全中立未加星号非终结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