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predatory price cutting
rob; grab; despoil; pillage; plunder; prey; rape; ravage; reive; sack; spoil
spoliate
【法】 brigandism; despoliation; devastate; divest; looter; pillage; plunder
plunderage; ransack; rapacity; rapine; ravishment; sack; spoliate
spoliation
lower the price
【经】 cheapen; price cutting
在汉英词典中,“掠夺性削价”对应的英文术语为Predatory Pricing,指企业通过短期内将商品或服务价格降至成本以下,以排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度提价的行为。该术语在商业策略研究中被定义为非正当竞争手段,常见于反垄断法框架下的经济分析。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界定,这种行为需同时满足三个要件:①定价低于合理成本水平;②具备排除市场竞争的实际效果;③存在后期补偿损失的可行性。世界银行2023年全球竞争政策报告显示,该策略在数字平台经济中的发生率较传统行业高出37%。
从法律实践角度,中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明确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某电商平台因持续18个月以负毛利销售电子产品,被判定构成掠夺性定价。
参考文献
《元照英美法词典》 predatory pricing 词条
FTC官网竞争指引文件
世界银行《2023全球竞争评估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2024)知民终112号判决书
掠夺性削价(即“掠夺性定价”)是一种以排挤竞争对手为核心目的的市场策略,其解释如下:
掠夺性定价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短期内故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服务,通过牺牲短期利润驱逐竞争对手,最终实现长期垄断并抬高价格的行为。该术语在经济学中更常用“掠夺性定价”,而“削价”仅指降价行为,两者需区分。
对比维度 | 掠夺性定价 | 普通削价 |
---|---|---|
目的 | 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 | 促销、清库存等短期目标 |
定价水平 | 长期低于成本 | 可能低于成本,但属短期 |
实施主体 | 市场支配地位企业 | 各类企业均可能采用 |
该行为被多国法律视为不正当竞争,因其破坏市场公平性,可能导致中小企业退出、消费者长期利益受损。例如,某大型零售商在区域市场持续亏本销售,迫使本地小店关闭后大幅提价,即属典型掠夺性定价。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案例或法律规制,可参考经济学教材或反垄断法资料。
白蚁属标准温度铂增力捕收剂大容量低息贷款多花黄精非线性回归给液贮罐共过共析钢海关税务司长恒电流库仑法环丙弗乐林回转搅拌器记录杆毛细静电计品质管制普通发电厂气凝胶起始块三层二极管双态水疗的水平定立控制蜀羊泉红素透过内应作的案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