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菌胶团的英文解释翻译、菌胶团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zoogleic

分词翻译:

菌胶团的英语翻译:

【医】 zooglea

专业解析

菌胶团(英文:zoogloea)是环境工程与微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指在活性污泥法等废水处理系统中,由细菌分泌的胶状物质(主要为多糖类胞外聚合物)将大量微生物黏结形成的絮状或团状聚合体。其结构特征与功能如下:

一、定义与微生物学特征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核心组成部分,由细菌(如动胶菌属 Zoogloea)、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通过胞外聚合物(EPS)相互黏附形成。这种胶质基质赋予菌胶团沉降性,使其在二沉池中易于与水分离,同时为微生物提供抵御环境压力的保护屏障。

二、英文术语解析

英文术语zoogloea 源自希腊语:

三、核心功能与工程意义

  1. 污染物降解

    菌胶团内部形成氧梯度与营养梯度,支持好氧、兼性及厌氧微生物协同降解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2. 污泥沉降性

    胶质基质促进絮体凝聚,提升污泥沉降速度(SVI指数),保障出水澄清度。

  3. 生物吸附

    带负电的胞外聚合物可吸附重金属及胶体颗粒,强化污染物去除。

四、应用场景

主要存在于活性污泥法、生物膜反应器及自然水体净化系统,其形态与密度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菌胶团结构失衡(如丝状菌膨胀)会导致污泥膨胀等工艺故障。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顾夏声等.《水处理生物学》(第六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定义与功能)
  2. Madigan M.T.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15th ed.). Pearson, 2018.(术语与微生物学基础)
  3.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工程应用与稳定性分析)

    注:引用时请核对原文献页码,链接因平台限制未提供。

网络扩展解释

菌胶团是由细菌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如多糖、荚膜等)组成的团状结构,是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水处理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组成

菌胶团在微生物学中特指由动胶菌属形成的细菌团块,而在水处理领域泛指所有通过荚膜或粘液相互絮凝形成的细菌聚集体。其本质是细菌的共生体,细菌数量可达10⁷~10⁸个/ml,占活性污泥微生物总量的99%。

2.形成机制

3.功能与作用

4.形态特征

常见形态包括球形、蘑菇形、分枝状、垂丝状及不规则形,不同形状可能反映环境条件或细菌种类的差异。

5.应用意义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法的关键,其稳定性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效率。若菌胶团结构破坏(如过度曝气、有毒物质冲击),会导致有机物去除率骤降。因此,通过观察菌胶团状态可实时评估系统运行状况。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本期末支配盈余比例成本参考语句超声乳化粗糙型菌落电磁兼容性定义数据命令短油度油基涂料二硝化的氟可丁丁酯副鸣疽杆菌胶粘作用截断法机密的计算机程序注解救助费用集中智能均一化溶剂矩阵基底可分页的系统任务裂殖体邻氨基甲酰苯氧乙酸蒙气控制退火面向编译程序的硬件清醒呆滞深静脉十进制计数电路四氯乙炔特有编码脱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