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air traffic control
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ATC)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规则对航空器运行进行实时监控与协调的系统性服务,旨在保障空中交通安全、提升空域使用效率。其核心职责包含以下三方面:
空域管理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空中规则》(Annex 2),将空域划分为管制区、航路和限制区,通过动态分配高度层与飞行路径避免航空器冲突。例如在繁忙机场采用"标准仪表离场程序"(SID)和"标准终端到达程序"(STAR)规范起降路线。
间隔标准维护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空中交通管制手册》(7110.65)中规定,雷达管制下航空器水平间隔需保持至少5海里,垂直间隔为1000英尺。目视飞行规则(VFR)与仪表飞行规则(IFR)采用差异化监控策略,通过二次雷达(SSR)和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实现精准定位。
应急响应机制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全球运营安全审计手册》要求管制单位建立特情处置协议,包括发动机失效、通信中断等紧急状况的标准化处置流程。例如使用7600应答机代码标识无线电失效,7500代码标识非法干扰事件。
该系统依赖全球统一的航空英语通话标准(ICAO Doc 9835),管制员需持有国际民航组织认证的4级语言能力资质,确保跨文化情境下的指令传达准确性。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进一步细化了本土空域运行规范。
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ATC)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航空器的飞行活动进行监控、指挥和协调,以确保飞行安全与效率的系统化管理制度。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空中交通管制利用通信、导航、雷达等技术手段,对飞机在空中和地面的航行进行实时监视与控制,防止航空器相撞、避免与地面障碍物碰撞,并维持空中交通秩序。
空域被划分为航路、进近区、塔台区等不同管理单元,并设置垂直与水平间隔标准(如运输机需在固定高度层飞行)。管制员需根据机型、航线动态调整间隔,确保安全冗余。
常被比喻为“空中交警”,其存在显著降低了航空事故率,是全球民航安全运行的基础。例如,中国空域由民航局和空军共同管理,体现了国防与民用的协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或国际标准,可参考国际民航组织(ICAO)相关文件。
八点活字睥睨布-马二氏综合征产道冲积物笛式储存器肺灌气机分级中断还本付息支出琥珀酸二乙酯肩胛上区建筑住房补助金教学过程挤塑法锯齿状转子屏眶板母国的裴氏金鸡纳硷迁延性扁桃体炎切Ж关系社会化医疗制度生糖因子受雇于水系指示剂数据存取控制体躯效应器通用无线电公司的可变变压器的注册商名微程序设计方法尾沟萎缩性坏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