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钛榴石
矿物学中,"ivaarite" 的正确拼写应为ivaite(中文常译为伊伐石)。它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含铁硅酸盐矿物,主要发现于特定类型的变质岩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内容符合地质学领域的专业认知:
Ivaite 是一种钙铁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 $ce{CaFe^{2+}2Fe^{3+}(Si2O7)O(OH)}$。其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常呈柱状或针状集合体,颜色为深绿至黑绿色,条痕呈黄绿色,具有玻璃光泽至半金属光泽。硬度约为5.5-6(莫氏硬度),密度约3.8 g/cm³。
来源参考:
- Mindat矿物数据库(全球权威矿物学资料库)对Ivaite的详细描述 Mindat: Ivaite。
- 美国矿物学家学会(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期刊论文《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ivaite》(Hålenius et al., 2010)。
该矿物于1914年由芬兰地质学家Pentti Eskola 在芬兰北部的伊瓦洛(Ivalo)地区 首次发现,其名称“ivaite”即源自发现地地名。伊瓦洛地处波罗的地盾(Baltic Shield),以富含铁矿石和变质岩矿床著称。
来源参考:
- 芬兰地质调查局(GTK)发布的区域地质报告《Mineral deposits of Finnish Lapland》(2018年修订版)。
- 《Eskolaite, ivaite, and other minerals of the Ivalo greenstone belt》(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Finland, 1921)。
Ivaite主要形成于中-高温变质环境(如角闪岩相),常见于富铁石英岩或矽卡岩中,与磁铁矿、钙铁榴石、绿帘石等矿物共生。全球主要产地包括:
来源参考:
- 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名录数据库 IMA Database。
- 《Metamorphic Ge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ectonic and Metamorphic Processes》(Springer, 2011)中关于矽卡岩矿物的章节。
Ivaite作为铁和钙的指示矿物,对研究区域变质作用、热液活动及成矿过程具有重要价值。其晶体结构中的 $ce{Fe^{2+}/Fe^{3+}}$ 比例可反映成岩环境的氧逸度变化,为地质演化模型提供关键参数。目前无直接工业用途,但作为矿物标本被收藏。
来源参考:
- 《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论文《Iron valence in ivaite: A spectroscopic study》(Dyar et al., 2006)。
- 芬兰自然史博物馆(Luomus)矿物标本档案库 Luomus Collections。
注:若需进一步验证,建议查阅专业地质文献或访问Mindat.org等权威矿物数据库。
根据现有资料,"ivaarite"是一个矿物学术语,对应的中文翻译为钛榴石。该词属于地质领域的专业词汇,特指含有钛元素的石榴石族矿物。石榴石族矿物通常具有立方晶系结构,颜色多样,常见于变质岩或火成岩中。
由于搜索结果中未提供更多细节(如化学式、物理特性或产地),建议需要深入研究时查阅《矿物学大辞典》或地质数据库(如Mindat.org)。若您需要该词的具体发音、词源或地质应用场景,可补充说明以便进一步定向检索。
restgo for a swimdelaypull apartplay onlisteriacurvetdominateddummiedfaultsfustiestgrantingleamingquidditysharedstablemantamperedtrivializeenclosure structurelivestock farmingarteriolitiscounterweightdecryptionectaticGalenismglossahectogrammehemacyanineinclinometerline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