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aɪ'sɒstəsɪ/ 美:/'aɪˈsɑːstəsi/
n. [地物] 地壳均衡说
The crust in western China is in the state of isostasy.
中国西部地壳处于地壳均衡状态。
The conception of crustal isostasy produces a great effect to the geo-scientific research; especially t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s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地壳均衡的概念对地学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大地测量学和地球动力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ase on theory of lithosphere elastic flexure isostatic compensation, the spheric harmonic series expressions of topography-isostasy compensation gravity and geoid are established.
依据岩石圈弹性挠曲均衡补偿理论建立地形-均衡补偿重力、大地水准面异常的球谐级数表达式。
isostasy(音标:英 [aɪ'sɒstəsɪ],美 [aɪ'sɒstəsɪ])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地壳与地幔之间因重力作用形成的均衡状态。其核心思想是:地壳的不同部分(如山脉、高原等)通过“漂浮”在密度更大的地幔层上,达到力学平衡。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原理
地壳均衡基于阿基米德浮力原理,认为较轻的地壳物质(如大陆岩石)会像冰山浮于水面一样,沉入密度更大的地幔中。例如,高海拔地区(如山脉)下方通常存在更厚的“山根”,而低海拔区域地壳较薄,以此维持整体平衡。
科学意义
实际应用
例如,中国西部地壳整体处于均衡状态,但局部区域因构造活动可能存在失衡,需通过均衡校正方法分析地质结构。
补充说明:地壳均衡的调整过程可能持续数百万年,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补充。
词性: 名词
发音: [aɪˈsɒstəsi]
定义: 地壳物理学中的术语,指大陆地壳和岛屿地壳浮在地幔上的平衡状态。根据等厚模型,地壳的浮沉是由于地壳的密度不均匀分布所造成的。浮力平衡是指处在同一高度的地壳板块密度相等。如果某一地区的地壳板块密度发生变化,就会对该地区的地壳和板块造成垂直位移。
用法:
解释: isostasy是来自希腊语的iso-(相等)和-stasis(静止)的合成词,意为“相等的静止”。这个术语最初由美国地质学家克拉克·W·卡特尔(Clark W. Farrington)在189年左右引入,用于解释海岸线地形在上升和下降时的现象。
近义词:
反义词:
lineageoverweeningpestlebarbituratesBatalhabumfcentrifugesciaoghastlierleverageThibetuncelebratedvouchsafingwhereuponelectron beamexport tradein a bad moodmagic wandperformance indicatorpostal clerkaeschynomenousantecurvaturebeatnikbunglererinnidaeflourmillhibiscitrinhulsitelaryngomalaciamarrowb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