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aɪsəʊ'saɪzməl/
等震的
等震线的
等震线
What are isoseismal maps?
什么是等震线图?
The isoseismal maps are valuable complements to the instrumental records.
线 图是仪器记录有价值的补充资料。
The isoseismal maps are valuable complements to the instrumental records.
等震线图是仪器记录有价值的补充资料。
The first isoseismal lines were drawn by Liu Jichen of the earthquake of Anhui, in 1917 (Liu Jichen, 1917).
刘季辰对1917年安徽地震第一次绘制出了等震线图(刘季辰,1917)。
Earthquake isoseismal is usually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macroscopic earthquake affection and damages observed in the field.
地震烈度包络线通常用地面调查宏观地震影响和破坏现象来划分。
isoseismal(等震线)是地震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在地图上连接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造成的破坏程度)相同各点的曲线。它用于直观展示地震影响的区域分布,是分析地震破坏范围和评估地震灾害的重要工具。
详细解释:
词源与定义
“Isoseismal”一词源自希腊语前缀“iso-”(意为“相等”)和“seismal”(意为“地震的”)。因此,它字面意思是“地震强度相等的”。在地震学中,它特指连接地震烈度相同地点的线。这些线通常绘制在地图上,形成围绕震中的同心圆或椭圆(实际形状受地质构造影响),离震中越近,烈度通常越高。
核心功能与意义
绘制依据
等震线的绘制主要基于地震后的宏观调查(Macroseismic Survey)。调查人员会收集以下信息:
这些信息会根据标准的烈度表(如修订的麦加利烈度表(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Scale, MMI)、欧洲宏观地震烈度表(EMS-98)或中国地震烈度表)进行评估,确定每个调查点的烈度值。最后,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等震线。
权威参考来源(概念性描述):
Isoseismal(等震线)是地震学中用于表示一次地震事件在地表造成的烈度(破坏程度)相等区域的关键概念。它通过连接烈度相同的点绘制而成,形成围绕震中的轮廓线,是研究地震影响范围、能量衰减、局部场地效应以及进行地震灾害评估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绘制依赖于详细的宏观地震调查和标准化的烈度评定。
isoseismal 是一个地质学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地震相关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性与发音
定义
应用与意义
相关术语
若需进一步了解术语用法或地震学背景,可参考词典或专业文献来源。
perform onstagefermentBethunebouncebackcastigatingDavisfoundedinstallationsresidesTDDtornadoesvroomangry aboutcivil proceedingcredit crunchdirect influenceen echelonNet surfingnoise eliminationshuttle serviceunexploded ordnancewater coolingaschelminthesathanasiabombyxcozelectrotypeembarcationEpicurusdiscret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