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isoseismal是什麼意思,isoseismal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isoseismal英标

英:/',aɪsəʊ'saɪzməl/

常用詞典

  • 等震的

  • 等震線的

  • 等震線

  • 例句

  • What are isoseismal maps?

    什麼是等震線圖?

  • The isoseismal maps are valuable complements to the instrumental records.

    線 圖是儀器記錄有價值的補充資料。

  • The isoseismal maps are valuable complements to the instrumental records.

    等震線圖是儀器記錄有價值的補充資料。

  • The first isoseismal lines were drawn by Liu Jichen of the earthquake of Anhui, in 1917 (Liu Jichen, 1917).

    劉季辰對1917年安徽地震第一次繪制出了等震線圖(劉季辰,1917)。

  • Earthquake isoseismal is usually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macroscopic earthquake affection and damages observed in the field.

    地震烈度包絡線通常用地面調查宏觀地震影響和破壞現象來劃分。

  • 專業解析

    isoseismal(等震線)是地震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指在地圖上連接地震烈度(地震對地表和建築物造成的破壞程度)相同各點的曲線。它用于直觀展示地震影響的區域分布,是分析地震破壞範圍和評估地震災害的重要工具。

    詳細解釋:

    1. 詞源與定義

      “Isoseismal”一詞源自希臘語前綴“iso-”(意為“相等”)和“seismal”(意為“地震的”)。因此,它字面意思是“地震強度相等的”。在地震學中,它特指連接地震烈度相同地點的線。這些線通常繪制在地圖上,形成圍繞震中的同心圓或橢圓(實際形狀受地質構造影響),離震中越近,烈度通常越高。

    2. 核心功能與意義

      • 描繪破壞範圍: 等震線圖清晰地勾勒出地震造成的不同破壞程度區域,從最嚴重的震中區(通常烈度最高)向外圍遞減。
      • 評估地震影響: 通過分析等震線的形狀、大小和分布,科學家可以了解地震能量的傳播方向、衰減規律以及局部地質條件(如土壤類型、斷層)對地震波放大的影響。
      • 輔助震源研究: 等震線的形态有助于推斷發震斷層的走向、傾向和破裂方向。
      • 災害評估與規劃: 曆史地震的等震線圖是進行地震危險性分析和制定抗震防災規劃的重要基礎資料。
    3. 繪制依據

      等震線的繪制主要基于地震後的宏觀調查(Macroseismic Survey)。調查人員會收集以下信息:

      • 建築物(不同類型)的破壞程度。
      • 地表變形(如裂縫、液化、滑坡)情況。
      • 人的感覺和反應。
      • 家具和室内物品的移動或翻倒情況。

        這些信息會根據标準的烈度表(如修訂的麥加利烈度表(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Scale, MMI)、歐洲宏觀地震烈度表(EMS-98)或中國地震烈度表)進行評估,确定每個調查點的烈度值。最後,将烈度相同的點連接起來,形成等震線。

    權威參考來源(概念性描述):

    Isoseismal(等震線)是地震學中用于表示一次地震事件在地表造成的烈度(破壞程度)相等區域的關鍵概念。它通過連接烈度相同的點繪制而成,形成圍繞震中的輪廓線,是研究地震影響範圍、能量衰減、局部場地效應以及進行地震災害評估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繪制依賴于詳細的宏觀地震調查和标準化的烈度評定。

    網絡擴展資料

    isoseismal 是一個地質學術語,主要用于描述地震相關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性與發音

      • 詞性:既可作為形容詞(表示“等震線的”),也可作為名詞(表示“等震線”)。
      • 發音:英式音标為 [ˌaɪsə'saɪzməl],美式音标為 [ˌaɪsə'saɪzməl]。
    2. 定義

      • 形容詞:描述地震中具有相同烈度的點連成的線(即等震線)。例如,地圖上連接地震烈度相同區域的線即為等震線。
      • 名詞:直接指代這類等震線。
    3. 應用與意義

      • 科學用途:等震線圖(isoseismal maps)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工具,可補充儀器記錄的數據,幫助分析地震影響範圍及烈度分布規律。
      • 實際場景:例如,通過繪制某次地震的等震線,科學家能評估受災區域的破壞程度差異。
    4. 相關術語

      • 地震等級(Earthquake Magnitude)與等震線的烈度不同,前者衡量地震能量,後者描述地面破壞程度。
      • 中等地震(moderate earthquake)的等震線分布特征可能與強震不同,需結合具體參數分析。

    若需進一步了解術語用法或地震學背景,可參考詞典或專業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